时间: 2025-05-08 01: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9:15
妾住越江边,江花照颜色。
清晨下机杼,日昃不停织。
绣出双鸳鸯,邻媪屡叹息。
采兰以自衣,掇椹以自食。
绮户阅芳春,恋此父母侧。
伯姊嫁五侯,少妹备宫掖。
含羞谢良媒,掩镜长默默。
我住在越江边,江边的花映照着我的脸色。
清晨时我开始织布,直到日头高照也不停息。
我绣出双鸳鸯,邻居阿姨常常为此叹息。
我采兰花做衣服,摘桑果作为食物。
在华丽的窗户前欣赏春光,依恋着我的父母身旁。
大姐已嫁给了五侯,妹妹也在准备入宫。
我含羞拒绝了良媒,默默掩住了镜子。
作者介绍:顾梦圭,明代女诗人,生活在明中期。她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立思考,擅长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女性的情感与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困境。诗中描绘了女子在家中织布、绣花的日常,同时也表现了她对婚姻的无奈和对家庭的依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江边生活的日常,展现了她的细腻情感与生活情景。诗的开头,"妾住越江边,江花照颜色",通过江边的花朵映衬女子的容颜,仿佛将春天的美好融入了她的生活。接着描绘了女子的劳动生活,清晨织布,日头西斜,展现了勤劳的一面。
在“绣出双鸳鸯,邻媪屡叹息”中,双鸳鸯象征着爱情和婚姻的美好,但也引起了邻居的叹息,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后面的“采兰以自衣,掇椹以自食”,描绘了她的自给自足,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与热爱。
最后几句“伯姊嫁五侯,少妹备宫掖”,展示了家中姐妹的婚姻状况,诗人对婚姻的羞涩和无奈通过“含羞谢良媒,掩镜长默默”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传统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的情感挣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对婚姻的无奈与渴望,展现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的情感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花”象征什么?
“采兰以自衣”中,采兰花的目的是为了?
诗中“含羞谢良媒”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与内心挣扎,但《如梦令》更强调对爱情的追求,而《杂拟》则集中在婚姻的无奈与家庭的依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