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酷吏列传序

《酷吏列传序》

时间: 2025-04-23 21:16:59

诗句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下士闻道大笑之”。

非虚言也。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6:59

原文展示

酷吏列传序
作者: 司马迁 〔两汉〕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白话文翻译

孔子说:用政治来引导他们,用刑法来规范他们,这样百姓就会免于受到惩罚,却失去了羞耻心;用德行来引导他们,用礼仪来规范他们,他们就会有羞耻感,也会受到约束。老子说,上等的德行不需要标榜,因此才有真正的德行;下等的德行不会失去德行,因此才没有德行。法令条文繁多,盗贼的出现也就多了。太史公说,这话真是可信啊!法令是治理的工具,而不是治理清浊的根源。过去,天下的法律严密,但奸诈与伪善的现象依然滋生,其极致的表现就是上下相互逃避,甚至不振作。此时,官吏的治理就像救火一样,非得严酷而有力,才能胜任这个职务。那些谈论道德的人,实则是沉迷于自己的职务之中。因此说,听讼,我也是人,必定要使无讼才行。下层的士人听到这个道理便大笑,这并不是空话。汉朝兴起后,打破了旧的规矩,简化了繁琐的雕饰,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官吏治理,不至于奸诈,百姓安宁。从这点来看,问题出在上面,而不在下面。

注释

  • 导之以政:用政治来引导。
  • 齐之以刑:用刑法来规范。
  • 上德下德:指道德的不同层次。
  • 法令滋章:法律条文多而繁杂。
  • 吏治:指官吏的治理。

典故解析

  •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提倡仁德治国。
  • 老子:道家创始人,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
  • 汉兴:指汉朝的建立与兴盛,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前86),字子长,汉代著名历史学家,史记的作者。他以严谨的历史态度和深刻的思考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

本序文出现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反映了司马迁对当时政治与社会现实的思考,特别是对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诗歌鉴赏

《酷吏列传序》不仅是对古代政治的深刻反思,也是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探讨。司马迁在文中通过引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指出单靠法律而缺乏道德引导的治理是行不通的。在他看来,法律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道德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通过对比古代的政治状况,司马迁批判了当时官吏的严酷与无能,认为这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和民众的苦难。

诗中展现了司马迁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他指出繁杂的法令并不能根治社会的弊端,反而可能滋生更多的奸诈与伪善。这种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启示后人应当在治国理政中,既重视法律的实施,也要重视道德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孔子曰导之以政:孔子主张用政治手段来引导民众。
  2.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刑法来规范,民众虽不受惩罚,却失去羞耻感。
  3.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如果用德行和礼仪来引导,民众就会有羞耻感并受到约束。
  4.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法律条文繁多,导致盗贼增多。
  5.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太史公(司马迁)对此深表赞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法律与道德,引导读者思考。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语气,如“导之以政,齐之以刑”。

主题思想

全诗强调了道德在治理中的重要性,批判了单靠法律而忽视道德的治理方式,提倡在治国理政中平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德,象征着治理的根本。
  • :刑法,象征着外在的约束。
  • 吏治:官吏的治理,反映社会的现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孔子认为应如何引导民众?

    • A. 只用法律
    • B. 用道德和礼仪
    • C. 只用道德
    • D. 不需要引导
    • 答案:B
  2. 司马迁对繁多的法令持什么态度?

    • A. 赞成
    • B. 反对
    • C. 无所谓
    • D. 不清楚
    • 答案:B
  3. 法令的滋章会导致什么?

    • A. 社会安定
    • B. 盗贼增多
    • C. 百姓富裕
    • D. 官吏失职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秋》: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现。
  • 《道德经》:老子的道德哲学。

诗词对比

  • 《春秋》与《酷吏列传序》:两者都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但《春秋》更注重历史的记录,而《酷吏列传序》则是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史记》:有关司马迁的主要著作。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作品,探讨道德与治理之道。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齐天乐·吴絅斋六十徵寿 齐天乐·宿州道中咏蓼花。用梦窗韵 齐天乐 比翼鸟 齐天乐(簿厅壁灯)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寿谢丞) 齐天乐(赠卢天隐) 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忆秦娥(曹季明休沐日会同舍小酌,命爱女奏琴于帘间,索词。醉中口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矢字旁的字 包含救的成语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驱的词语有哪些 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深恶痛绝 彑字旁的字 市点 衣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脱骖 女字旁的字 出班 走之旁的字 夜明 本同末离 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达大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