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双燕诗

《咏双燕诗》

时间: 2025-04-29 19:25:27

诗句

可怜云中燕。

旦去暮来归。

自知羽翅弱。

不与鹄争飞。

寄声谢飞鹄。

往事子毛衣。

琐心诚贫薄。

叵吝节荣衰。

阴山饶苦雾。

危节多劲威。

岂但避霜雪。

当儆野人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5:27

原文展示

可怜云中燕,
旦去暮来归。
自知羽翅弱,
不与鹄争飞。
寄声谢飞鹄,
往事子毛衣。
琐心诚贫薄,
叵吝节荣衰。
阴山饶苦雾,
危节多劲威。
岂但避霜雪,
当儆野人机。

白话文翻译

可怜那在云中飞翔的燕子,
早出晚归,令人怜惜。
燕子自知自己羽翼薄弱,
不与白鹤争高飞。
特意向白鹤致以感谢,
怀念往昔穿着的毛衣。
心中琐碎,生活贫困,
不值得在荣华与衰败之间斤斤计较。
阴山上雾气弥漫,
高节的白鹤充满威风。
难道只是为了躲避霜雪?
更是为了警惕那些野人狩猎的阴谋。

注释

  • 云中燕:指在空中飞翔的燕子,象征自由与轻盈。
  • :即白鹤,代表高洁、超脱的象征。
  • 毛衣:指昔日的温暖衣物,象征对往事的怀念。
  • 琐心:指心境琐碎,烦恼多。
  • 阴山:历史上有名的山脉,象征困苦。
  • 危节:指白鹤,象征品格高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 400-466 年),字明远,号少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被誉为“南朝诗人之宗”。生平经历坎坷,常因政治风波而不得志,许多作品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鲍照通过咏燕,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隐含着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纷争的拒绝。

诗歌鉴赏

《咏双燕诗》通过描绘燕子的生活,展现了鲍照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燕子早出晚归,既表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燕子自知羽翅薄弱,不愿与白鹤争飞,体现了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识。鲍照通过燕子的视角,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寄声谢飞鹄”,不仅是对白鹤的感谢,也是对理想高洁生活的向往。燕子的琐心和贫薄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作者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矛盾的深思。最后两句将视角拓展到阴山雾气与野人狩猎的意象,暗示了生活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表达了对命运的警惕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燕子与白鹤,反映了社会的阶层与生存的艰难,同时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仍然追寻理想与自由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怜云中燕:开篇即引入燕子,表达对其命运的怜悯。
  2. 旦去暮来归:描绘燕子勤劳的生活状态,早出晚归,象征着奋斗不息。
  3. 自知羽翅弱:燕子自知能力有限,展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4. 不与鹄争飞:不与高洁的白鹤争高飞,表达出一种自知之明。
  5. 寄声谢飞鹄:向白鹤致以谢意,暗示理想与追求。
  6. 往事子毛衣:怀念过去的温暖,反映对往昔的眷恋。
  7. 琐心诚贫薄:心境琐碎,生活贫困,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8. 叵吝节荣衰:不值得在荣华与衰败之间斤斤计较,强调心灵的宁静。
  9. 阴山饶苦雾:描绘阴山的苦雾,象征困境与苦难。
  10. 危节多劲威:高洁的白鹤有着强大的气场,象征着理想的坚定。
  11. 岂但避霜雪:不仅仅是为了躲避霜雪,意在更深层的生存哲学。
  12. 当儆野人机:警惕野人的狩猎,暗喻生活的危险与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与白鹤的对比,象征不同的生活态度与理想追求。
  • 拟人:燕子具有情感与思想,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在困境中追寻自由与理想的精神,体现了鲍照的淡泊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自由、生活的艰辛与不屈的精神。
  • 白鹤:象征高洁、理想与追求。
  • 阴山:象征苦难与挑战。
  • 毛衣:象征温暖的过去与怀旧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鹄”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燕子
    • B. 白鹤
    • C. 麻雀
  2. 诗人通过燕子的视角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逃避现实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荣华的渴望
  3. 诗中“琐心诚贫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富裕
    • B. 贫困与烦恼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 《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与浓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鲍照诗选》
  • 《南北朝文学史》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鲍照的《咏双燕诗》,并为学习古诗词提供参考与启发。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崇宁乙酉元巳率同僚修禊于七星岩 燕都杂题三首 其二 燕都杂题三首 其一 寄畅淳甫 书怀 雨中睡起 方镜二首 其二 方镜二首 其一 饮酒 我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今察古 竹牌 燃萁煮豆 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裸戏 兴戎动众 辰字旁的字 一夜夫妻百日恩 标品 多历年所 卤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临危不惮 调舌弄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