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32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作者: 杨巍 〔明代〕
推毂权方重,陇西名素高。
樽前歌杕杜,海上望旌旄。
未战谋先定,临时气自豪。
威声已飞去,白日静波涛。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郭参将的送行之情。首先,推毂(指车轮)象征着权力与重任,郭参将在陇西有着崇高的声誉。酒樽前唱着《杕杜》之歌,海上远望军旗飘扬。在未开战之前,他已经策划妥当,临时的气势让他自信满满。虽然威势已经远去,但白天的阳光静静洒在波涛之上,显得宁静而安详。
作者介绍:
杨巍,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朝中期,因其作品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士人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郭参将即将出征之际,表达了对将领的祝福与期待。明代时期,军事斗争频繁,士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较强,诗歌往往透出一种豪情与壮志。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将领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思考。杨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将士在出征前的豪情壮志。首句“推毂权方重”直接点出了郭将军肩上的重任,紧接着的“陇西名素高”则是对其名声的肯定,展现了士人对英雄豪杰的崇敬。
酒樽前的歌声与海上的军旗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欢愉与祝福,后者则是责任与使命。未战而先谋,展现了将领的智慧与自信,而“威声已飞去,白日静波涛”则反映出一种对于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思考。全诗既有对壮志豪情的赞美,也蕴含着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郭参将出征前的描写,展现了士人对国家与责任的担当,同时也反映出对战争的深思与期待,表现出一种豪情与沉思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推毂”在诗中象征什么?
“陇西名素高”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威声已飞去”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将进酒》中,李白同样表达了豪情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更注重于个人的享乐与人生的哲理,而杨巍则更关注于责任与使命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