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35:52
瑞鹧鸪
作者: 赵希蓬 〔宋代〕
长亭无路对孤斟。
自古离家三日情。
慷慨要酬平昔志,
猖狂休起少年心。
兰闺寂寂空回首,
松盖亭亭认去程。
展转清宵成不寐,
巫山有梦几时成。
在长亭中无路可走,只能独自举杯。
从古至今,离家三天便生出浓浓的思念。
要慷慨激昂地报答昔日的志向,
却又不应轻易唤起那年轻时的冲动。
兰闺中寂静无声,空自回首往事,
松树掩映的亭子里,认得归途。
辗转于清夜,难以入眠,
巫山的梦,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作者介绍:赵希蓬,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离家远行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理想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及理想实现的无奈感。
《瑞鹧鸪》是一首描写离别与思乡的诗,情感细腻而深邃。开篇“长亭无路对孤斟”,就以孤独的饮酒场景渲染出离别的愁绪,长亭作为离别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接着提到“自古离家三日情”,引出离别情感的深厚,强调了离家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一种普遍的人性共鸣。
在诗的中段,诗人自我反思,认为要“慷慨要酬平昔志”,但又劝诫自己不要再轻易唤起年轻时的冲动,展现出一种成熟后的自省。接下来的“兰闺寂寂空回首”,则用兰闺的寂静来映衬心中的孤寂,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两句“展转清宵成不寐,巫山有梦几时成”,将思乡之情与梦想的实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理想的执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各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长亭无路”指的是什么?
“自古离家三日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巫山有梦几时成”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