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46
瑞鹧鸪
作者: 赵希蓬 〔宋代〕
把定离觞不肯斟。
闻君未醉尽衷情。
丁香空结千般恨,
柳线难萦一片心。
只把文章酬素愿,
莫贪歌舞阻归程。
凭君试问湘江竹,
班是阿谁旧染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情感的执着。诗人拒绝再饮酒,想要彻底表达内心的情感,因为听说对方尚未喝醉,无法倾诉真情。丁香花虽然结了无数的怨恨,但柳丝却难以缠绕住他那一片痴心。诗人只想通过文章来回报心愿,不愿因歌舞而耽误归程。最后,诗人提问湘江边的竹子,想知道昔日是谁把它染成这样的颜色,暗指往日的情感纠葛。
“湘江竹”可以联想到湘江流域的美丽景色,诗中提到的竹子,可能暗示着与某位旧友的深厚情谊或往事,借此表达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感慨。
作者介绍:赵希蓬,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情感纠葛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本诗成作于离别之际,诗人可能正面临情感上的困扰,借以酒宴为背景,表达对情感的追忆与不舍。
《瑞鹧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人通过对离愁的细腻描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诗人以拒酒的方式彰显出对离别的沉重感,显示出他对情感的重视。接下来的“丁香空结千般恨”,则通过意象的运用,表达出因离别而生的各种情绪与思念。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也随着诗句的推进愈加浓烈。
在技法上,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绪共鸣。尤其是“凭君试问湘江竹”的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迁。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离别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人们在情感面前的无奈与执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现出人们在感情上的执着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把定离觞”是什么意思?
“丁香空结千般恨”中的“丁香”代表什么?
诗人提问“湘江竹”是为了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瑞鹧鸪》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