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14
浪淘沙 其一 梦中得首二句,因成此阕
作者:高燮 〔清代〕
秋梦冷于莼。欲化烟痕。
梧桐疏响扑栏频。
风雨凄迷人不寐,无限黄昏。
一榻隔凡尘。瘦骨嶙峋。
绕阶络纬作哀呻。
听到宵阑犹断续,似我吟魂。
秋天的梦冷得像莼菜一样,想要化作烟雾的痕迹。
梧桐树的稀疏声响频频扑打着栏杆。
风雨交加使人无法入眠,无尽的黄昏笼罩着我。
一张床将我与世俗隔开,瘦弱的骨骼显得那么嶙峋。
阶梯边的虫鸣在哀怨地呻吟。
听到夜深时分仍然断断续续的声响,仿佛我的吟唱灵魂。
作者介绍:
高燮(1746-1819),字德辉,号晓山,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情感低落之时,通过梦境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浪淘沙 其一》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秋梦冷于莼”便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秋季的梦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与寂寞。接下来的“欲化烟痕”则加深了这一氛围,梦境的虚幻和不真实感使人对生命的短暂有了更深的感悟。
“梧桐疏响扑栏频”描绘了秋风中梧桐落叶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回忆,令人感到伤感。紧接着,“风雨凄迷人不寐,无限黄昏”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风雨交加的夜晚让人无法入眠,似乎预示着生命的无常与不安。
诗的后半部分“一榻隔凡尘,瘦骨嶙峋”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身心状态,瘦弱的身体与世俗的隔绝,暗示着一种对世事的淡漠与挣扎。“绕阶络纬作哀呻”中的虫鸣声,仿佛在为诗人的孤独而哀悼,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息。最后一句“似我吟魂”则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恍惚中找寻到一丝归属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梦境,反映出作者在孤独与无奈中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莼”象征什么?
a) 温暖
b) 清冷
c) 明亮
答案:b
“瘦骨嶙峋”形容的是?
a) 身体虚弱
b) 心情愉快
c) 精力充沛
答案:a
诗中“风雨凄迷”描述了怎样的情境?
a) 欢乐的聚会
b) 凄凉的夜晚
c) 宁静的清晨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燮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孤独的情感,但高燮更为沉郁,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