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1:26
题河沙寺西崖
作者:姚勉 〔宋代〕
河沙古寺临江干,
山如蜿蜒翠龙蟠。
入门双石踞虎豹,
排云万竹森琅玕。
山中有景开屏面,
路入西崖羊角转。
一湖横陈白于银,
一溪西来净如练。
僧言此处好结亭,
孔方绝交呼不应。
竹阴深中即亭子,
风月为户云为棂。
寄赀录事今岂少,
不日诛茅坐林杪。
饭余曳杖一登临,
看尽青天没飞鸟。
晚天落日浮湖光,
渔舟相连鸿雁行。
浩歌横笛互相答,
底处更欲求潇湘。
荷山对面不盈咫,
门前吾家锦江水。
何时亭子高崔嵬,
年年钓蓑为此来。
这首诗描绘了河沙寺的优美环境。古老的寺庙依偎在江边,山峦如同一条蜿蜒的翠龙。寺门口有两块石头,像虎豹一样威武,云雾缭绕的竹林生长茂盛。山中风景如画,通往西崖的小路蜿蜒曲折。一湖水面如银般闪烁,一条溪流从西面流来,清澈如练。僧人说这里适合建亭子,但孔方(古代一种交友的方式)绝交而不应。竹林阴影下就是亭子,风月为窗,云彩作栏。现在我寄托文书记事,难道少得了什么?不久后,我将坐在林间小屋中,饭后拄着拐杖登高望远,仰望青天,鸟儿已不见踪影。晚霞映照着湖面,渔舟相连,鸿雁成行。悠扬的歌声与笛声互相应和,我更是想念潇湘。门前的锦江水,与对面的荷山虽近在咫尺,却不够。何时我才能再登高亭子,年年带着蓑衣来此垂钓呢?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于自然景色之中。
创作背景
《题河沙寺西崖》创作于诗人游历河沙寺时,受到其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激发,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题河沙寺西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作,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开篇以“河沙古寺临江干”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接着通过“山如蜿蜒翠龙蟠”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周围的山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在描写环境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入门双石踞虎豹”,展现了寺前的气势;而“排云万竹森琅玕”则描绘了竹林的繁茂,传达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景象。随着诗的展开,作者通过“路入西崖羊角转”进一步引导读者的视线,展现出蜿蜒曲折的小路,似乎暗示着生活的多变与丰富。
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诗人提到“竹阴深中即亭子”,在这样一个清幽的环境中,不禁让人想起与朋友共聚的美好时光。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晚天落日浮湖光,渔舟相连鸿雁行”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和谐,传递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向往的隐逸生活,令人感受到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渴望。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友情的追忆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描绘的寺庙位于哪个地方?
诗人希望在亭子中做什么?
诗中提到的“孔方绝交”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题河沙寺西崖》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