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蜀江观

《题蜀江观》

时间: 2025-05-07 10:01:28

诗句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1:28

原文展示:

题蜀江观
姚勉 〔宋代〕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白话文翻译:

在孝宗淳熙年间最为繁盛的时候,这泉水曾经从蜀江的岸边涌出。即使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酷吏将其掩盖,也无法遮住朝廷赐予的石碑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孝祖:指宋朝的孝宗,年号淳熙,是宋代的一位明君。
  • 淳熙:宋孝宗的年号,意指“纯朴而兴盛”。
  • 极盛时:指这段时期的繁荣昌盛。
  • 绣衣酷吏:指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官吏,形容其奢华和残酷。
  • 湮塞:意为掩盖或阻塞。
  • 公朝:指朝廷或政府。
  • 赐石碑:指朝廷所颁发的石碑,以表彰某些功绩。

典故解析:

  • 蜀江:指四川的江河,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义。
  • 石碑:在古代,石碑常作为表彰功绩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见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年间,正值宋代社会相对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蜀江的泉水与政治的腐败,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韵律优美,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蜀江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在繁荣时期大自然的活力与美丽。后两句则转向对社会政治的批判,揭示了官吏的腐败与对自然的破坏。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矛盾,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

诗中的“绣衣酷吏”作为刻意修饰的形象,暗示了当时社会中对权力的追求与奢华生活的对比。这种对立突显了当时政治的腐化和社会的不公。尽管酷吏试图掩盖真相,但“公朝赐石碑”的存在则象征着真理和历史的不可磨灭,强调了历史的公正与正义。

整首诗以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为主线,通过清晰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批判,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描述了蜀江的泉水在历史繁荣时期的涌现,暗示着当时的美好与富饶。
  •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反映了权力的压迫和腐败,即使官吏试图掩盖真相,历史的记载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美与政治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泉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石碑象征着历史与真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及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的深刻批判,揭示了真理和历史的不可磨灭,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自然的美好。
  • 绣衣酷吏:象征着腐败的官僚,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 石碑:象征着历史的记录与真理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孝祖”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宋理宗
    B. 宋孝宗
    C. 宋徽宗
    答案:B

  2. “绣衣酷吏”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正义的使者
    B. 腐败的官吏
    C. 大自然的守护者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石碑”象征着什么?
    A. 权力的象征
    B. 历史的见证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姚勉的《题蜀江观》和杜甫的《登高》,两者均反映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姚勉更侧重于自然与政治的对比,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悲情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人间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简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夜闺词 其二 春夜闺词 其一 过兴龙店 与笏丞同年夜坐 和韬斋早春閒坐 春日寄士范 志隐堂成 和莘夫见寄原寄 偃师武虚谷墓下作 会兴镇河干悬崖数百尺平挹中条俯临茅津乔生建飞阁三楹于其上置酒高会以落其成即席赋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尾吟 近顷 五丈灌韮 四点底的字 如鱼似水 止字旁的字 例直禁简 夕字旁的字 寡见 臼字旁的字 七棱八瓣 禾字旁的字 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时语 包含慰的成语 毫不介意 微察秋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