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3:13
彭城杂咏
作者: 萨都剌 〔元代〕
雪白杨花扑马头,
行人春尽过徐州。
夜深一片城头月,
曾照张家燕子楼。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白色的杨花飞舞,落在马头上,行人已经走过徐州,春天的气息渐渐逝去。夜深人静时,城头的明月照耀着曾经的张家燕子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张家燕子楼是指历史上以“燕子”而闻名的建筑,燕子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春天、归来、温暖等意象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著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景物描写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作者在游历徐州时,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彭城杂咏》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首句“雪白杨花扑马头”以生动的视觉形象开篇,表现出春天的生机,杨花如雪般轻盈地飘落,给人以轻快之感。但随着“行人春尽过徐州”的出现,诗人的情绪逐渐转向惆怅,仿佛春天的美好即将结束,行人已经走过了这个春天的节点。
“夜深一片城头月”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洒在城头,带来一丝淡淡的孤寂感。而最后一句“曾照张家燕子楼”则将春天的记忆与燕子的归来结合在一起,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忆。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雪白杨花扑马头”中,杨花的颜色是什么?
A. 粉色
B. 雪白
C. 绿色
D. 红色
“行人春尽过徐州”中的“春尽”是什么意思?
A. 春天开始
B. 春天结束
C. 春天正在进行
D. 春天还未到来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