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34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作者: 萨都剌 〔元代〕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在石头城上,仰望天空,看到的只有低沉的吴楚大地,心中空无一物。指点着六朝的名胜古迹,唯有青山如同屏障。遮住阳光的旌旗,伴随着云间的船只,白骨纷飞如雪。南北江流,消磨了多少英雄豪杰。寂寞的避暑离宫,东风送来车辇的路,芳草每年都在生长。落日时分,松林小径无人,鬼火在高低之间闪烁。歌舞在酒尊之前,繁华的镜中,却暗暗变换着青涩的发色。伤感千古,秦淮河畔却依旧明月高挂!
萨都剌,元代诗人,字子安,号文和。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他的诗风受到了东坡诗风的影响,且常常运用对比和反思的手法。
此诗创作于萨都剌游历石头城时,受东坡(苏轼)诗作的启发,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抒情色彩的诗作。诗中回顾了六朝的辉煌,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坎坷。开篇以“石头城上”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诗人的视野,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胸怀。接着,诗人用“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描绘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仿佛是在感叹历史的无情和个人的渺小。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一句,展现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青山作为历史的见证,沉默而坚固,隐喻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而“白骨纷如雪”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英雄豪杰最终都化为尘土,令人心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现实的描绘,寂寞的避暑离宫,东风送来的芳草,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落日的无人松径,鬼火的明灭,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诡异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回响和未来的不确定。
最后一句“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则是对历史的总结,昭示着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给予人们希望。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描述了诗人站在石头城上,仰望天空,看到的只是低沉的吴楚大地,内心感到空虚。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指出六朝时期的名胜古迹,只有青山像墙壁一样矗立,表现出对历史的缅怀。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描绘战争的景象,遮住阳光的旌旗与云间的船只,隐喻历史的悲壮与英雄的陨落。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表达了多少英才在历史长河中被时间消磨,令人感慨。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描述了离宫的冷清与年年复生的芳草,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落日的孤寂与鬼火的闪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凄凉的氛围。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描绘了繁华景象中,时光荏苒,青年渐渐老去的无奈。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总结历史的感慨,秦淮河畔的明月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以石头城为起点,展现了对过往英雄的缅怀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
“石头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杭州
诗中的“青山如壁”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美丽
B. 历史的沉重
C. 灾难
D. 兴旺
“白骨纷如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