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0:49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在高大的殿堂中春意盎然,深邃的楼阁映照着朝阳的光辉。
红色的庭院中飘动着彩旗,翠绿的帷幕映衬着明亮的玉佩。
恭敬地站在四方,衣袍轻垂,驾驭着八方的天地。
霜白的戟列在丹色的殿前,丝竹乐声在长廊中悠扬。
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伟大的帝道繁荣昌盛。
继承文治,遵循前人的轨迹,借鉴古代的贤王。
草木繁盛再次回归春天的色彩,梅花艳丽如昔日的装扮。
巨大的江河我想要渡过,最终只能寄托在船航上。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号太宗。其在位期间,国家强盛,文化繁荣,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元日》是李世民在新年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繁荣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的喜庆氛围和皇帝的威仪,极具视觉冲击力。诗人在开篇中通过“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展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红色的庭院和飘扬的彩旗象征着吉祥和繁荣,展现了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则体现了皇帝的威严与责任,强调了皇帝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接着的“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描绘了典雅的乐声与武器的庄重,形成了对比,表现出国家的文化底蕴与军事威严。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将春天的生机与皇权的威严相结合,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景象。最后的“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虽有理想的追求,但也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局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新年和美好未来的期望,展现了唐代的繁荣与文化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责任的承担。
意象词汇:
李世民是哪一朝代的皇帝?
“霜戟列丹陛”中的“霜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巨川”是用来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