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3:02
《木兰花慢(冰)》
作者: 蒋捷 〔宋代〕
傍池阑倚遍,问山影是谁偷。
但鹭敛琼丝,鸳藏绣羽,碍浴妨浮。
寒流。暗冲片响,似犀椎带月静敲秋。
因念凉荷院宇,粉丸曾泛金瓯。
妆楼。晓涩翠罂油。倦鬓理还休。
更有何意绪,怜他半夜,瓶破梅愁。
红裯。泪干万点。待穿来寄与薄情收。
只恐东风未转,误人日望归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池边倚靠的情景,思念着远方的人。她看到山影,心中不禁想知道那是谁在偷走自己的思绪。白鹭收起了洁白的羽毛,鸳鸯躲藏在华丽的羽毛之下,似乎在妨碍着水中的浮动。寒流暗涌,传来几声轻响,仿佛像是犀牛角在月夜中轻轻敲打,给人一种寂静的秋意。因而想起了凉爽的荷花院落,以前的美好时光如同金色的瓯子漂浮在水面上。妆楼里,晓光照射下的翠罂油显得有些涩,倦怠的鬓发整理得不再精致。更没有什么心情,怜惜那半夜的孤独,仿佛是梅花瓶破碎的忧愁。红裳上,泪水干了无数点,等待着穿来寄与那薄情的人。只怕东风还未转过来,误了归舟的时光。
蒋捷,字士铨,号清江,宋代诗人,江苏人。他的诗词常以婉约细腻著称,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本诗作于其晚年,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木兰花慢(冰)》创作于诗人晚年时,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木兰花慢(冰)》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词作,蒋捷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傍池阑倚遍”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倚靠在池边,似乎在与自然对话,问影山影,流露出对往昔的缅怀。接下来的描绘逐步深入,白鹭、鸳鸯等意象不仅美丽,更蕴含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诗中“寒流”“暗冲片响”,细致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冷冽,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意象的层层递进,诗人将自己的情绪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清冷的美感。尤其是“瓶破梅愁”,将内心的失落和对旧情的怀念形象地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词语句流畅,意象丰富,层层推进,最终以“只恐东风未转,误人日望归舟”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与对逝去时间的无奈,令人深思。蒋捷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作品不仅是一幅自然画卷,更是一曲心灵的独白。
整首诗歌围绕思念与孤独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在秋夜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不安。
诗中提到的“问山影是谁偷”中的“山影”指代什么?
“红裯泪干万点”中的“泪”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木兰花慢(冰)》这首诗的情感、意象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