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53
桃源忆故人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西楼几日无人到。
依旧红围绿绕。
楼下落花谁扫。
不见长安道。
碧云望断无音耗。
倚遍阑干残照。
试问泪弹多少。
湿遍楼前草。
这几天西楼里没有人来。
依旧是红色的围墙和绿色的草木相绕。
楼下的落花是谁来打扫呢?
不见通往长安的道路。
碧蓝的天空望断了,没有音信。
我倚在栏杆上,残余的夕阳照耀着。
试问眼泪又有多少?
湿润了楼前的草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故人的思念,风格清新脱俗,善于用自然景物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桃源忆故人》是朱敦儒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围绕着对故友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开篇以“西楼几日无人到”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孤寂感。接着,诗人用“依旧红围绿绕”描绘了楼外的景象,红色的围墙和绿色的植物并没有因为人去楼空而改变,反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
“楼下落花谁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落花无人在意,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心中的惆怅。“不见长安道”一句,长安象征着繁华与理想,诗人却无法抵达,内心的失落感愈发显著。
后面的“碧云望断无音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与失落;而“试问泪弹多少,湿遍楼前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眼泪浸湿草地,象征着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孤独感,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楼几日无人到”表达了什么情感?
“不见长安道”中的“长安”象征什么?
诗中“湿遍楼前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