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3:47
鹧鸪天
曾为梅花醉不归。
佳人挽袖乞新词。
轻红遍写鸳鸯带,
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
花前不饮泪沾衣。
如今但欲关门睡,
一任梅花作雪飞。
曾经为了梅花而醉酒不归,
佳人挽起袖子请求我写新词。
轻盈的红色遍布了鸳鸯的装带,
浓郁的碧色争相斟倒翡翠酒杯。
人已老去,往事皆已不再。
在花前不再饮酒,泪水沾湿衣襟。
如今只想关起门来睡觉,
任凭梅花如雪般飞舞。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诗中提到的“佳人”与梅花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爱情与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作者介绍:朱敦儒,字子美,号秋水,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写词,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朱敦儒晚年,时值人生的无常与衰老,感慨往事,表达对青春和爱情的追忆与惜别。
《鹧鸪天》以梅花为引,借景抒情,呈现出诗人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曾为梅花醉不归”,既是一种自我怀念,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佳人挽袖乞新词,更是将爱情与创作结合,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接下来的“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通过色彩的对比与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出爱情的美好与奢华。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意识到“人已老,事皆非”,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使他倍感沧桑。在“花前不饮泪沾衣”中,诗人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沉浸于酒色,而是选择面对孤独与感伤。结尾“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更是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往事的放弃,令人感到深切的叹息与遗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爱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人”是什么身份?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D. 不明
“曾为梅花醉不归”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忍耐
D. 财富
诗的最后一句表明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期待未来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喜欢梅花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朱敦儒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爱情的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