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40
《卜算子 其一 除夕》
作者:朱敦儒〔宋代〕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澹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这首词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和除夕夜的景象。江边看到了新年的气息,年夜里听到春雨轻轻落下。有人在这里领略春天的美好,淡淡的粉红色花瓣飘落。深情劝说玉器和东风,低声唱着金色的旋律。唯有捻着梅花,满心愁苦,酒尽人散,大家都回去了。
朱敦儒,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而著称。
这首词创作于除夕,表达了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离别的愁苦,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卜算子 其一 除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除夕夜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春雨滋润大地的生机,暗示着新年的到来。开篇的“江上见新年”,用江边的景色引出新年主题,清新自然,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中提到“有个人人领略春”,则表达了对新年美好的期待与渴望。接下来的“粉澹红轻注”,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色彩,更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然而,随着词的推进,情感逐渐转向深沉,尤其是“捻底梅花总是愁”,将愁苦的情感引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酒尽人归去”一句,刻画了除夕夜的孤独感,朋友们聚会的欢愉已然结束,剩下的只是满心的惆怅与思念。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展现了新年带来的希望与失落,情感深邃而又真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新年与愁苦,表现了人们在欢庆新年时的期待与内心的孤独,既有对未来的期望,也有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深邃而复杂。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敦儒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喜庆
B. 孤独
C. 富贵
“酒尽人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失落
C. 忧愁
可以将朱敦儒的《卜算子 其一 除夕》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新年的感慨,但朱敦儒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寂,而苏轼则侧重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壮阔的景象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