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7 18: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8:54:16
鸬鹚衔鱼只道饥,
鵁鶄运目也孤飞。
江花笑水郎不去,
白浪掀天郎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的画面:鸬鹚嘴里叼着鱼,只是因为饥饿而飞翔,孤独的鵁鶄(鸟类)也在空中飞翔。江边的花儿似乎在嘲笑那些在水中游荡的男子不愿离去,而白色的浪花则激起了天空,表明这些男子又无法归来。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哲学家。其作品多以诗词和散文见长,风格多样,兼具现实与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夫之的晚年,社会动荡,个人处境艰难。诗中蕴含着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关注和对人事的感慨。
王夫之的《竹枝词十首》系列诗歌,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思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第六首诗通过鸬鹚与鵁鶄的孤独飞行,暗示了个人在社会洪流中的无奈与孤立。鸬鹚叼鱼,表现出一种生存的本能,而鵁鶄的孤飞则引发了对孤独的思考。江花的笑声似乎在嘲弄那些还在水中徘徊的男子,表达了一种对爱情或友情的无奈与失落。白浪翻滚,象征着无法归去的命运,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诗中自然与人事交织,使得情感愈加厚重,展现出王夫之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孤独、无奈与对归属感的追求。旨在反映生命中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哪种鸟象征着孤独?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白浪”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作品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前者更注重生存的孤独与无奈,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