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8:20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这首诗表达了思念之情。诗人写道:我的爱郎出征后不曾归来,门前的小路已经长满了青苔。希望能有高耸入云的海门,江水能够倒流,将我的爱郎送回。
海门:在古代诗歌中,海门常常用来象征险峻、雄伟的自然景观,表达一种渴望与梦想。江水的倒流则是逆势而行,象征着对爱情的坚持和渴望。
作者介绍:朱同,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情的细腻描绘,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争时期写成,表达了对远去爱人的思念,以及对他归来的渴望。社会动荡使得许多家庭破碎,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的情感尤为深刻。
这首《竹枝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深刻表达了思念之情。开篇的“郎去从征不见来”,直接引入了主题,表现出对远行者的深切挂念。接下来的“门前小径已生苔”,通过描绘小径的荒凉,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强烈的愿望,渴望能够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让江水逆流,送回心爱的人。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也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简练,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诗人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蕴含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郎”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诗人希望江水怎样流动?
A. 顺流
B. 倒流
C. 停滞
诗中提到的小径长满了什么?
A. 花
B. 草
C. 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朱同的《竹枝词》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朱同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了更为广泛的人生感悟和社会背景,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