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51
原文展示:
锦衣鸟 太常东署门,连垣接亲卫。 中有怪大鸟,好作犬号吠。 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 非有伯劳沈,良无子规废。 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
白话文翻译:
在太常东边的官署门前,高墙连绵,与亲卫的住所相接。 那里有一只奇怪的大鸟,喜欢像狗一样吠叫。 它悲伤的叫声不时传来,似乎能预示吉凶。 它并非伯劳鸟的沉静,也不是子规鸟的废鸣。 在开天辟地时杀人的地方,阴风让人感到深沉的昏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他的作品以戏剧最为著名,如《牡丹亭》等,诗文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或是借鸟喻人,表达对时局或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汤显祖任职太常寺期间所作,通过对一只怪鸟的描述,隐喻当时的政治环境或个人遭遇,表达了对时局的不安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只怪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怪大鸟”的形象奇特,其“犬号吠”的行为更是引人注目,这种异乎寻常的描写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和不安的氛围。而“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似乎这只鸟的叫声能够预示吉凶,这种超自然的联想,反映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则将这种不安和神秘感推向了高潮,通过对古代传说中的恐怖场景的联想,强化了诗歌的阴郁和沉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只怪鸟的描述,隐喻了作者对时局或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怪大鸟”喜欢做什么? A. 像狗一样吠叫 B. 像猫一样叫 C. 像鸟一样鸣叫 D. 像人一样说话 答案:A
诗中的“伯劳沈”和“子规废”分别指什么? A. 伯劳鸟的沉静和子规鸟的废鸣 B. 伯劳鸟的废鸣和子规鸟的沉静 C. 伯劳鸟的鸣叫和子规鸟的沉默 D. 伯劳鸟的沉默和子规鸟的鸣叫 答案:A
诗的最后两句“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不安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