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献花岩芙蓉阁

《登献花岩芙蓉阁》

时间: 2025-05-10 10:25:17

诗句

木末芙蓉出,花岩草树齐。

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5:17

原文展示:

登献花岩芙蓉阁 汤显祖 〔明代〕 木末芙蓉出,花岩草树齐。 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

白话文翻译:

在树木的顶端,芙蓉花盛开,花岩上的草木与之齐平。 站在高陵之上,北望群象,江水泛白,西边数峰耸立。

注释:

  • 木末:树梢。
  • 芙蓉:荷花,这里指芙蓉花。
  • 花岩:长满花草的山岩。
  • 陵:高丘,高地。
  • 诸象:群山。
  • 江白:江水泛白。
  • 数峰:几座山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画面。首句“木末芙蓉出”,用“木末”形容芙蓉花的位置,显得生动而具体。次句“花岩草树齐”,通过对比花岩与草树的高度,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后两句“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则通过方位词“北”和“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形成了一种开阔的视野。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 首句“木末芙蓉出”,通过“木末”这一具体位置,突出了芙蓉花的独特之美。
  • 次句“花岩草树齐”,用“齐”字形容花岩与草树的高度相仿,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 后两句“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通过方位词的使用,构建了一个广阔的视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远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木末芙蓉出”中的“木末”比喻芙蓉花的位置,形象生动。
  • 对仗:“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中的“北”和“西”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木末:树梢,象征高处。
  • 芙蓉:荷花,象征高洁。
  • 花岩:长满花草的山岩,象征自然的美丽。
  • 陵高:高丘,象征高远。
  • 江白:江水泛白,象征宽广。
  • 数峰:几座山峰,象征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木末”指的是什么? A. 树梢 B. 树根 C. 树干 答案:A

  2. 诗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荷花 C. 菊花 答案:B

  3. 诗中的“陵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丘 C. 平坦的地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汤显祖的这首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更加注重对历史和人文的思考,而汤显祖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风阁 送张正夫监簿归汉州 句 其三 临汉亭 遣兴三首 霹雳 郡斋水阁闲书·报国 郡斋水阁闲书·自咏 弄珠亭下柳 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积雪囊萤 儿童节 读书三到 秉钧当轴 包含卢的词语有哪些 功盖天地 内守 齿字旁的字 足蹈手舞 不切实际 走之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弃撇 示字旁的字 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丁一卯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