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4:35
原文展示: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 汤显祖 〔明代〕
司空暹罗人,面手黑如漆。华风一来觐,登观稍游逸。戏向扶胥口,树两波罗蜜。欲表身后奇,愿此得成实。树毕顾归舟,冥然忽相失。虎门亦不远,决撇去何疾。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犹复盼舟影,左手翳西日。嗔匈带中裂,口胡咙气喷溢。立死不肯僵,目如望家室。塑手一何似,光景时时出。墟人递香火,阴风吹崒峍。上有南海王,长此波臣秩。幽情自相附,游魂知几驲。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波声林影外,檐廊暝萧瑟。
白话文翻译:
达奚司空是暹罗人,面色和手都黑如漆。他来到中国朝见,游览时显得有些放纵。他在扶胥口玩耍,种下了两棵波罗蜜树。他想在死后留下奇特的标记,希望这些树能结果。种完树后,他回头看自己的船,突然间船不见了。虎门也不远,他为何如此迅速地离去?他的家庭和祖国隔着胡汉,孤独地在这里度过余生。他仍然期待着船的影子,左手遮住西下的太阳。他的胸膛似乎裂开,口中喷出愤怒的气息。他站立而死,不愿倒下,眼睛似乎在望着家乡。塑像的手是多么相似,光景时常出现。村民传递香火,阴风吹过险峻的山峰。上面有南海王,长期统治这片海域。幽深的情感自然相连,游魂知道多少驿站。至今波罗树依然茂密,波声和林影之外,檐廊昏暗而萧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达奚司空在南海王庙门外的情景,通过其种树、思念家乡等行为,表达了异乡人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达奚司空的形象和情感。诗中,达奚司空种树的行为象征着他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和对后世的期望。他的孤独和思念通过“犹复盼舟影”等句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最后,通过“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等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永恒。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了汤显祖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达奚司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异乡人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后世的期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达奚司空是哪个国家的人? A. 中国 B. 暹罗 C. 日本 D. 印度
达奚司空在扶胥口种了什么树? A. 桃树 B. 梨树 C. 波罗蜜树 D. 杏树
诗中提到的“虎门”位于哪个省? A. 广东省 B. 福建省 C. 浙江省 D. 江苏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