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冷泉亭放水

《冷泉亭放水》

时间: 2025-04-26 14:03:38

诗句

古苔危磴著枯藜,脚底翻涛汹欲飞。

九陌倦游那有此,从教惊雪溅尘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38

原文展示:

古苔危磴著枯藜,
脚底翻涛汹欲飞。
九陌倦游那有此,
从教惊雪溅尘衣。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苔藓覆盖的石阶上,踩上去仿佛要飞起来,脚下的水涛翻滚汹涌。游历在九条陌路的人,哪里能遇到这样的景象呢?只因这惊人的景色,竟让雪花溅落在了尘衣上。

注释:

  • 古苔:古老的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沧桑。
  • 危磴:高高的石阶,形容其险峻。
  • 枯藜:干枯的藜,可能暗含衰败与孤寂。
  • 九陌:指九条道路,象征着各个方向的旅程。
  • 倦游:疲倦的游历,表达对世事的厌倦。
  • 惊雪:惊动了雪花,形象地描绘出水花飞溅的动态。

典故解析:

“九陌”源于《论语》,指的是各条通向不同方向的道路,象征人生的多种选择和经历。诗中用此表达了旅途的厌倦与对美景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舟,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范成大游历之际,可能是在某个凉爽的泉水亭中,周围自然景色的引发,使他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冷泉亭放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以水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前两句通过“古苔”和“危磴”描绘出高耸的石阶和长久以来的苔藓,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随后以“脚底翻涛”呈现出水的动态,仿佛在提醒人们自然的力量与活力。后两句则转向情感,表达了诗人游历的疲倦,感叹在世俗的九条道路中难以寻找到如此美妙的风景,最后以“惊雪溅尘衣”结尾,展现出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惊喜与愉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苔危磴著枯藜:描述了古老的苔藓和高高的石阶,画面既古朴又险峻,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
  2. 脚底翻涛汹欲飞:水波翻滚的动感,暗示着自然的活力,与前句的静态形成对比。
  3. 九陌倦游那有此: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厌倦,反映出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4. 从教惊雪溅尘衣:通过水花溅起的细节,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给人带来的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比作飞翔,增强了动态感。
  • 对仗:如“古苔”与“脚底”,“九陌”与“惊雪”,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水的“翻涛”仿佛在诉说,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意在传达出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与自然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苔:象征时间的积淀与自然的静谧。
  • 汹涛: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动感。
  • :象征纯洁与美好,同时也代表着惊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陌”指的是什么?
    A. 九条道路
    B. 九个方向
    C. 九种情感
    D. 九个地方

  2. “脚底翻涛”中“翻涛”形容什么?
    A. 风的声音
    B. 水的波动
    C. 石阶的险峻
    D. 动植物的生长

  3. 诗人通过“惊雪溅尘衣”想表达什么?
    A. 自然的无情
    B. 对美景的惊叹
    C. 对尘世的厌倦
    D. 心情的烦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王维与范成大的自然景色对比,王维更注重自然与人心的融合,而范成大则体现了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与厌倦世事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元本忠北上 泗上 次韵 其一 有怀 夜坐 见雪 秋怀 十二 素梅五十八首 其三十三 自感 沽亭道中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告贷 恨入骨髓 吼三喝四 值岗 包含枉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任真自得 包含跑的词语有哪些 溜须拍马 包含究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洗衣粉 附骥攀鸿 靑字旁的字 赙金 髟字旁的字 激开头的成语 肆意妄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