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8:41
风中柳 春晓
作者:纪映钟 〔明代〕
春尽荒城,白水溶溶一片。
小桥横绿杨如线。
幽禽罢浴,相唤平沙软。
昼偏长凭阑人倦。
朱轮宝骑,尽与年光流转。
问王孙归期何晚。
连山芳草,遮断天涯面。
悄冥冥珠帘频卷。
春天已尽,荒凉的城池中,白色的水面柔和而广阔。
小桥横跨在绿杨如丝的水面上。
幽静的鸟儿洗完澡,互相呼唤在柔软的沙滩上。
白昼渐长,倚在栏杆上的人感到疲倦。
华丽的车马,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散。
我问王孙你何时才能归来,怎么这么晚呢?
连绵的山野芳草,遮断了我望向天涯的视线。
悄然间,珠帘在昏暗中频频卷起。
诗中提到的“王孙”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王孙之歌”,象征着贵族子弟的归属感和思乡情。诗人在此处借王孙之名,表达对归期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纪映钟,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在历史上,纪映钟的诗歌因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被后人所推崇。
《风中柳 春晓》创作于春天的时节,正值春尽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风中柳 春晓》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归家的思念。首句“春尽荒城”即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荒凉的城市映衬出春天的结束,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接着通过“白水溶溶一片”,描绘出宁静的水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既有自然之美,也有时间的流逝。
“小桥横绿杨如线”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桥与柳的优美景象,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在春风中摇曳。诗中“幽禽罢浴,相唤平沙软”,展现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鸟儿的呼唤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现出一种倦怠的情绪,通过“倚阑人倦”来暗示人对生活的疲惫与无奈。
“朱轮宝骑,尽与年光流转”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华丽的车马也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两句“问王孙归期何晚,连山芳草,遮断天涯面”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诗人渴望归家的心情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哪类人?
A. 诗人自己
B. 贵族子弟
C. 普通百姓
D. 学者
诗的第一句提到的“荒城”暗示了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人迹罕至的地方
C. 春天的结束
D. 自然的美丽
“小桥横绿杨如线”中的“如线”是指什么?
A. 柳树的细长
B. 桥的形状
C. 水的流动
D. 竹子的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