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7:21
神禹一去蛇龙横,周公不来犀象舞。千家万家闭门户,日中不敢出,夜中不敢语,捲舌吞声作囚虏。父僵子仆尸纵横,哀哀寡妇泪如雨。男儿四方志,欲行不行奈何许。太行千仞犹可登,咫尺平地生险阻。行路难,心正苦。安得九原起周处,提剑入江斩长蛟,弯弓入山射虓虎,陆詟水慄窜如鼠。
神禹一去,蛇龙横行,周公不来,犀象无处舞蹈。千家万户都关上了门,白天不敢出门,夜里不敢说话,卷舌吞声如同囚徒。父亲的尸体、儿子的尸体、仆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哀哀的寡妇泪如雨下。男子志向四方,但想行却无路可走,怎么办呢?太行山千仞高,尚且可以攀登,眼前的平地却生出险阻。行路艰难,心中苦涩。如何才能像周处一样,提剑入江斩杀长蛟,弯弓入山射杀虓虎,使陆地安宁、水域宁静,像老鼠一样窜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骆成骧是近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众苦难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乱、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借古人之事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反映出对英雄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无力。
《行路难 其五》是一首充满悲愤与无奈的诗。诗中通过对古代英雄的呼唤与当代困境的对比,展示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开头几句描写了神禹与周公的缺席,这种缺失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追忆,更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描绘千家万户闭门不出的情景时,生动地展现了民众在动乱中所遭受的恐惧与压迫。父子、仆人尸体横陈的惨状,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人间的苦痛。
接下来的几句更是充满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太行千仞犹可登”引出对行路难的感叹,进一步强调了即便是高山也可以攀登,唯独眼前的平地却生出了无数的险阻,从而引发人们的深思。最后几句中,诗人渴望能够像周处一样,提剑斩蛟、射虎,象征着对抗压迫与奋斗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深切的关怀与无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缺席的叹息,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无助,表达了对理想与勇气的渴望,激发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反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们的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男儿四方志”是指什么?
A. 男子志向远大
B. 男子无所事事
C. 男子追求名利
答案:A
“神禹一去蛇龙横”中,“蛇龙”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混乱与邪恶
C. 荣耀
答案:B
诗中描绘的“千家万家闭门户”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状态?
A. 和谐
B. 恐惧与绝望
C. 兴旺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相似题材的不同感受与表达方式。骆成骧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李白则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