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1:12
风中柳 和外韵
作者: 姚凤翙 〔清代〕
时序关心,闻说春来偏恼。
恨萋萋侵阶芳草。
痴情无那,把飞鸿私告。
系红笺报君知道。
羞对菱花,瘦影堪怜堪笑。
不成眠相思梦杳。
临歧曾订,聚首庭梅早。
百花残又看春老。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烦恼。对美丽的芳草心生怨恨,痴情的心无法忍受,只能通过鸿雁传达心意,红笺寄语希望他能知晓。面对菱花的倒影,心中既有怜惜又有苦笑。夜不能寐,思念的梦似乎遥不可及。曾经约定的相聚,如今却在梅花盛开的时节早已错过。看着百花凋零,春天也在无声中老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凤翙,清代女诗人,以词作和诗作闻名。她的作品多关注女性情感,风格细腻,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新旧交替之时,作者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这首《风中柳 和外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复杂心情。开篇“时序关心”便引入了对季节变化的关注,春天的到来本应是令人欢喜的时刻,但诗人却因“偏恼”而感到烦恼,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接着对“萋萋芳草”的恨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诗中通过“痴情无那”的感叹,表达了对爱恋的无奈与渴望,而“飞鸿”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希望与不安的情绪。信笺的寄托不仅是对彼此情感的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
“羞对菱花,瘦影堪怜堪笑”这句,描绘出一种美丽而脆弱的自我形象,结合睡不着的相思梦,展现出深沉的思念之情。最后的“百花残又看春老”,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使人感到惋惜,折射出人对于生命与爱情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伤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期待与失落,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表现出女性对于爱情的独特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飞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菱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