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中柳 丁未立春日

《风中柳 丁未立春日》

时间: 2025-05-03 08:35:04

诗句

十日新年,才毕椒花家宴。

画楼待理残针线。

东风有信,吹到深深院。

看摇动、鬓边飞燕。

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

寻春都向铜街转。

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

怕春愁、乍添娇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35:04

原文展示

风中柳 丁未立春日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十日新年,才毕椒花家宴。
画楼待理残针线。
东风有信,吹到深深院。
看摇动鬓边飞燕。
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
寻春都向铜街转。
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
怕春愁乍添娇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十天前是新年,刚刚结束了家宴,楼阁里还在整理着未完成的针线活。东风传达着春天的消息,轻轻吹进深院,窗外的燕子在鬓边飞舞。夹道的湘帘上挂满了玉钗和金钏,寻觅春天的脚步人们纷纷走向热闹的铜街。梅花的消息恰巧出现在早春的枝头,然而又怕春天的愁苦悄然增添了娇媚的面容。


注释

  • 椒花:指辣椒花,这里用来形容新年的宴席。
  • 画楼:装饰华美的楼阁,象征着富贵。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湘帘:指装饰华美的帘子,常与南方的水乡文化相关。
  • 玉钗金钏:形容女子的饰品,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 铜街:可能是指热闹的街市,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 梅花消息:梅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信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希望,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诗中提到的“东风”也是古诗中常用的象征春天的意象,传达着生命的复苏和万物的更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祗谟,清代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他的诗歌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丁未年立春之际,正值新年后,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诗人在春天的到来之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春愁的微微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风中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诗的开头以“十日新年”引入,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了新年后的欣喜和期待。接着,诗人通过“东风有信”传达了春天的到来,春风拂面,唤醒了沉睡的自然和人们的心灵。

诗中“看摇动鬓边飞燕”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则透出一种繁华和富贵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热闹与欢愉。

而“寻春都向铜街转”则隐含着人们对春天的追寻与向往,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两句“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怕春愁乍添娇面”,则在欢愉中透出一丝忧虑,诗人对春天的迷人和春愁的隐约担忧,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层次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日新年,才毕椒花家宴。
    新年刚刚过去十天,家宴上的辣椒花刚刚结束,暗示着节日的欢庆。

  2. 画楼待理残针线。
    华丽的楼阁中,仍在整理未完成的刺绣,暗示着生活的日常和忙碌。

  3. 东风有信,吹到深深院。
    春风送来春天的消息,轻轻吹入深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 看摇动鬓边飞燕。
    燕子在耳边飞舞,活泼的春意扑面而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5. 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
    夹道的帘子上挂满了美丽的饰品,突出春天的繁华与热闹。

  6. 寻春都向铜街转。
    人们奔向热闹的街市,象征对春天的渴望和生活的向往。

  7. 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
    梅花早早绽放,预示着春天的消息,表达了春天的希望。

  8. 怕春愁乍添娇面。
    诗人对春愁的隐忧,担心春天的来临会带来新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到来比作东风的信,使情感更生动。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如“玉钗金钏”、“寻春都向铜街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悟。尽管春天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但也伴随着对生活中愁苦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忧愁之间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年: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东风:春天的象征,传达生命的复苏。
  • 飞燕:春的使者,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梅花: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画楼待理残针线”中“待理”的意思是?

    • A. 等待
    • B. 整理
    • C. 停止
    • D. 开始
  3. 诗人对春愁的态度是?

    • A. 忽视
    • B. 欢迎
    • C. 隐忧
    • D. 排斥

答案

  1. C. 春天
  2. B. 整理
  3. C. 隐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晓》: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情感更为轻松。
  • 《春江花月夜》: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情感更为深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主题上的不同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此夕 无题三首 其三 无题三首 其一 晏殊奉礼归宁 怀寄枢密王左丞 石殿丞通判濮州 游王氏东园 陈尧拱廷评致仕归蜀 福州张从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痛入心脾 鬲字旁的字 口碑载道 齒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冗肤 度牒 犬字旁的字 息事宁人 兔角牛翼 贵壮贱弱 解寤 忸忕 明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