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8: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35:04
风中柳 丁未立春日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十日新年,才毕椒花家宴。
画楼待理残针线。
东风有信,吹到深深院。
看摇动鬓边飞燕。
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
寻春都向铜街转。
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
怕春愁乍添娇面。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十天前是新年,刚刚结束了家宴,楼阁里还在整理着未完成的针线活。东风传达着春天的消息,轻轻吹进深院,窗外的燕子在鬓边飞舞。夹道的湘帘上挂满了玉钗和金钏,寻觅春天的脚步人们纷纷走向热闹的铜街。梅花的消息恰巧出现在早春的枝头,然而又怕春天的愁苦悄然增添了娇媚的面容。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希望,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诗中提到的“东风”也是古诗中常用的象征春天的意象,传达着生命的复苏和万物的更新。
邹祗谟,清代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他的诗歌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背景。
该诗创作于丁未年立春之际,正值新年后,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诗人在春天的到来之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春愁的微微忧虑。
这首《风中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诗的开头以“十日新年”引入,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了新年后的欣喜和期待。接着,诗人通过“东风有信”传达了春天的到来,春风拂面,唤醒了沉睡的自然和人们的心灵。
诗中“看摇动鬓边飞燕”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则透出一种繁华和富贵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热闹与欢愉。
而“寻春都向铜街转”则隐含着人们对春天的追寻与向往,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两句“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怕春愁乍添娇面”,则在欢愉中透出一丝忧虑,诗人对春天的迷人和春愁的隐约担忧,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层次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十日新年,才毕椒花家宴。
新年刚刚过去十天,家宴上的辣椒花刚刚结束,暗示着节日的欢庆。
画楼待理残针线。
华丽的楼阁中,仍在整理未完成的刺绣,暗示着生活的日常和忙碌。
东风有信,吹到深深院。
春风送来春天的消息,轻轻吹入深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看摇动鬓边飞燕。
燕子在耳边飞舞,活泼的春意扑面而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
夹道的帘子上挂满了美丽的饰品,突出春天的繁华与热闹。
寻春都向铜街转。
人们奔向热闹的街市,象征对春天的渴望和生活的向往。
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
梅花早早绽放,预示着春天的消息,表达了春天的希望。
怕春愁乍添娇面。
诗人对春愁的隐忧,担心春天的来临会带来新的烦恼。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悟。尽管春天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但也伴随着对生活中愁苦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忧愁之间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画楼待理残针线”中“待理”的意思是?
诗人对春愁的态度是?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主题上的不同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