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词三首 其一

《竹枝词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2:49:11

诗句

涧水泠泠清见沙,妾心如水谅无他。

愿言莫学杨花薄,一逐东风不恋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9:11

原文展示:

涧水泠泠清见沙,妾心如水谅无他。
愿言莫学杨花薄,一逐东风不恋家。

白话文翻译:

溪涧的水清澈见底,流淌着沙石,我的心就如这水一样,清澈而无所求。
我希望你不要像那杨花一样轻薄,随风飘荡,离开了家乡。

注释:

  • 泠泠:清澈流动的样子,形容水声。
  • 妾心:指女子的心情,这里用“妾”来表示一种柔弱的情感。
  • 谅无他:确实没有其他的意思。
  • 杨花:指杨树的花,随风飘散,象征着轻浮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杨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漂泊和离散,代表女子的柔情和无奈。杨花随风飘散的形象,暗示了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是明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受到后人推崇。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爱情、离别和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竹枝词三首》是汪广洋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创作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情感世界与社会地位的复杂性。这首诗是对女子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

诗歌鉴赏:

《竹枝词三首 其一》展现了汪广洋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以“涧水泠泠”的意象引入,水的清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接着,通过“妾心如水”将自我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一句“愿言莫学杨花薄”则是对轻浮爱情的警惕,暗示了对稳重情感的向往,反映出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与选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涧水泠泠清见沙:溪水流动声清脆,水面清澈见底的沙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场景。
  2. 妾心如水谅无他:我的心情如同这清澈的水,没有其他的杂念,表达了内心的单纯与坚定。
  3. 愿言莫学杨花薄:希望你不要像杨花那样轻浮,随风漂泊,展现对稳重情感的向往。
  4. 一逐东风不恋家:杨花随风而去,不再留恋故乡,反映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家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水,清澈而无杂质,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杨花赋予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对轻浮爱情的警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与对轻浮情感的警惕,反映了女性在情感生活中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涧水:象征着清澈、纯净的心情。
  • 杨花:象征着轻浮和无根的情感,代表对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泠泠”是什么意思?

    • A. 清澈流动的水声
    • B. 粗犷的声音
    • C. 喧闹的环境
    • D. 细小的沙粒
  2. 诗人希望对方不要像什么?

    • A. 杨花
    • B. 柳树
    • C. 桃花
    • D. 玫瑰
  3. “妾心如水”的意思是?

    • A. 复杂多变
    • B. 清澈单纯
    • C. 混浊不清
    • D. 深不可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汪广洋的诗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但李清照更倾向于表现对失去的哀伤,而汪广洋则在警惕轻浮爱情中反映出对真挚感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椹涧昼梦 新霜感 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李少傅郑圃佚老亭 望仙亭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其一金盏子 送通判太博 啼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轶闻遗事 年开头的成语 生寄死归 阿堵物 包含邪的词语有哪些 文化 立字旁的字 距人千里 包含节的成语 歙漆阿胶 鼎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穷途之哭 戛玉鸣金 适值 脉脉相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