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53
结茅邻水石,澹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在山中搭建茅屋,邻近流水和石头,环境宁静,我更加悠然自得地吟唱。
连绵的雨使得寒蝉的鸣叫少了,空旷的山中,落叶更加深厚。
在高楼上乘着明月而上,远处的寺庙中听钟声在回响。
昨晚收到江边僧人的书信,约定来此处静心休息。
“危楼乘月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常在月夜中吟诗作对,借月光的清幽增添情趣。“江僧信”则可能与文人交友、相约的习俗有关,反映了作者与僧人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释秘演,宋代高僧,以诗词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心境,作品常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山中隐居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中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寄情山水的寄托。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联“结茅邻水石”,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隐居的环境;“澹寂益闲吟”则表明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更加沉静,心境也愈加闲适。次联通过“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秋日的萧索和宁静感。后两联则描绘了月夜时分的景象,诗人置身于高楼之上,聆听远寺的钟声,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最后一句“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则将这种宁静与对友人的期盼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心灵的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意境。比如"寒蝉少"与"落叶深"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寒蝉少”指的是哪种季节的特点?
诗人希望在这首诗中表达什么情感?
“危楼乘月上”中的“乘月”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释秘演的《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展现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但释秘演更强调与友人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突出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