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8:29
百年老树对深庐,绿意方浓画不如。
檐鸽有声将哺候,林蝉无力试鸣初。
日长差喜添儿课,性懒生憎答客书。
一枕故园清梦熟,起来斜照满庭除。
百年的老树对着深厚的住宅,绿意正浓,画也无法比拟。
屋檐下的鸽子在鸣叫,似乎在催促喂食,林中的蝉声无力,刚刚开始鸣叫。
白天很长,让人不太高兴的是孩子的功课增多,性情懒惰的我恨不得不去回复客人的书信。
一觉中故乡的梦已经熟悉,醒来时斜阳照射满庭院的空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的“老树”、“鸽子”、“蝉鸣”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现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钱福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活在南方,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夏日,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静与单纯。
《夏日偶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百年老树对深庐”,便营造出了一种古老而宁静的乡村环境,老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积淀,而“深庐”则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中的“绿意方浓画不如”,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生机盎然,树木的繁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美好。
接下来的描写中,檐鸽的鸣叫和蝉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音韵之美,表现出夏日特有的气氛。诗人用这样的细节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生活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然。然而,日长带来的不仅是闲适,还有对孩子学习的烦恼和懒惰的无奈,展现了生活的复杂与多面性。
最后一句“一枕故园清梦熟,起来斜照满庭除”,则是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清梦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庭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在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年老树对深庐”意指什么?
A. 古老的树与新房子
B. 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
C. 树木的生长速度
“性懒生憎答客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朋友的热情
B. 对社交的厌倦
C. 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檐鸽”象征着:
A. 战争
B. 生活的宁静
C. 自然的破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钱福胙的《夏日偶成》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与孤独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