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2:56
作者: 释清 〔宋代〕
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
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
这首诗描绘了诸佛所居之地,描述了东山的水流潺潺。山石上压着斜生的竹笋,河岸上悬挂着倒挂的花朵,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奇特与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清是宋代的一位僧人,其诗作多受佛教思想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法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游历东山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宗教的高度重视。
这首《颂》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展现了东山的水流和石笋、花朵的生长状态。诗中表现的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作者以“诸佛出身处”开篇,直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环境,暗示着自然界与佛法之间的密切关系。
“石压笋斜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石头对竹笋生长的影响,象征着在困境中也能努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力。这种意象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真实景观,也隐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不断追求的哲理思考。而“岸悬花倒生”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不拘一格,花朵的倒挂生长不仅引人注目,更是自然力量的体现。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融合了自然与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氛,仿佛在呼唤众人回归内心的平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观来反映佛教思想,强调了生命的韧性与对自然的尊重,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法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诸佛出身处”中的“诸佛”是指什么?
a) 许多政府官员
b) 许多佛教的佛陀
c) 许多诗人
“石压笋斜出”中“石”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美
b) 障碍与压力
c) 幸福
诗中提到的“东山”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修行的环境和自然美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清的《颂》更侧重于佛教哲理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两者虽风格不同,却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