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0:30
送程给事知越州
吴安持 〔宋代〕
岭表骚然避贼锋,
番禺当此每从容。
故知封豕非无意,
自是金城不可攻。
海峤百年忻受赐,
承明三接正酬庸。
山阴岂足劳公久,
能活千人尚有封。
在岭南边界,骚然之气使我避开贼人的锋芒,
在番禺这片土地上,常常安然无恙。
所以知道封豕的策略并非无意,
这正是金城坚固,难以攻破。
海峤在这里屹立百年,恰如其分地承受着恩赐,
承明三接,正是为其职务而努力。
山阴的事务,岂能让你劳心久矣,
能够养活千人,那还需仰仗封地的恩赐。
作者介绍:吴安持,字季明,号澄江,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政治、军事和地方治理,语言简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安持送别程给事赴越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政治局势的思考。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蕴含着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岭南的骚动情景,暗示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接着提到番禺的安然,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稳定的渴望。诗中“故知封豕非无意,自是金城不可攻”表明了诗人对地理环境和政治策略的理解,显示出他对安定治国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的结尾“能活千人尚有封”,不仅表达了对程给事的祝愿,也隐含着对地方治理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番禺”是指哪个地方?
“金城”在诗中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海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