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1:25
新雁过妆楼 和梦坡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
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
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
少年场。奈何唤彻,沈恨周郎。
天风无端应拍,便暮云驻得,肯驻斜阳。
望京旧梦,沈醉不换悲凉。
筝心更移更促,怕零落十三金雁行。
沧江晚,费个侬分付,今夕回肠。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飘动的灯笼映照在酒杯上。轻柔的歌声却无法响起,尘埃和麝香在空荡的梁上悄然回荡。不要依赖那眉目如画的女子怜惜你短暂的青春,未到秋天,镜中的影像已先显霜白。年轻人的聚会,奈何叫醒了周郎的忧伤。无端的天风仿佛在拍打着,暮云停驻,是否愿意停留在斜阳之下?遥望京城的旧梦,沉醉之中却换不来一丝的悲凉。心弦更是频频拨动,怕是再也难以承载这十三只金雁的离去。沧江的黄昏,唯有叹息,愿将此情托付于你,今夜我心回肠。
作者介绍:朱祖谋为清代诗人,其创作风格受传统文化影响,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情感纠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青春和爱情的惆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开篇的“网户昏黄”勾勒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灯光的微弱透出一种温柔的孤独。随着诗句的推进,歌声的缺失和对美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尤其是“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一句,既是对年轻女子的赞美,也是对短暂青春的惋惜。
而“奈何唤彻,沈恨周郎”则引入了周郎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才子佳人的向往与无奈。在暮色中,诗人对过往的回忆愈加沉重,尤其是“望京旧梦,沈醉不换悲凉”一句,显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无奈。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细腻而深邃,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逝去爱情的惋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蛾眉”指代什么?
A. 男子
B. 年轻女子
C. 老人
“奈何唤彻,沈恨周郎”中的“周郎”是指谁?
A. 周瑜
B. 周杰伦
C. 周围的人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