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28
新雁过妆楼 秋夜
作者: 杜贵墀
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
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
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
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
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
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
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
腰围减,待五更声尽,能留几分。
暮色将近,梧桐树下飘落着细雨和淡淡的云彩。
暗夜中飞来的大雁,声音渐渐传到水边的村庄。
小阁楼的灯光昏暗,独自一人,听着蟋蟀在墙根吟唱。
此时此刻的情怀,让我惧怕遇到明月,懒得再开门。
当年在那眺望牛郎织女的地方,只有燕子楼上的霜影和凤蜡啼痕。
难以入眠,芦苇做的被子和纸帐都没有温暖。
能够梦回故国,唯恐红蓼和丹枫也让我断肠。
身形消瘦,待到五更的钟声结束,能留住几分呢?
作者介绍:杜贵墀(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江苏人,作品以细腻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其诗风格融合了唐诗与宋词的特点。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夜,正值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际,体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温暖的渴望。
《新雁过妆楼 秋夜》是一首充满秋日惆怅与思乡情怀的诗作。开篇以“挨过黄昏”引入,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秋夜。诗人在黄昏后,面对细雨和微云,心中的孤独感愈发加重。暗中归来的大雁,带来了秋天的讯息,也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灯昏人独自”一句,揭示了诗人在孤独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蟋蟀的吟唱使得这一刻更显得寂静而宁静。接下来的“怕逢明月,懒更开门”,表达了他对明月的恐惧,似乎是对往昔的回忆和现状的逃避。
“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则将目光转向过去,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孤独的燕子,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忆。最后的几句,诗人在无眠之夜的沉思中,感受到生活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虽然能梦回故国,但却唯恐美好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夜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与思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感伤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挨过黄昏”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诗人对“明月”的态度是?
“红蓼”和“丹枫”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