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青山市四首

《宿青山市四首》

时间: 2025-05-02 12:38:21

诗句

近看青山却朗然,更无半点雾和烟。

一峰是石高多少,到得峰头即到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21

原文展示:

近看青山却朗然,更无半点雾和烟。一峰是石高多少,到得峰头即到天。

白话文翻译:

近距离看青山,清晰可见,没有一点雾气和烟尘。一座山峰到底有多高呢?只要登上山顶,就仿佛到了天边。

注释:

  • 近看:近距离观察。
  • 朗然:清晰明亮的样子。
  • 更无:更加没有。
  • 半点:一点点。
  • 雾和烟:指云雾和烟尘,表示空气清新。
  • 一峰:一座山峰。
  • 是石高多少:石头的高度有多少。
  • 到得峰头:到达山顶。
  • 即到天:就仿佛到了天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青山”和“峰头”常常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高尚的志向和超脱的境界。山的高度和清晰的景象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追求和内心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崇甫,南宋著名的诗人,因其直率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青山时,诗人被青山的壮丽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宿青山市四首》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青山的壮丽与气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全诗以“近看青山却朗然”开头,直接切入主题,表明诗人在近距离观察青山时所感受到的清晰与明亮。接下来的“更无半点雾和烟”则强调了环境的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可以让人心灵得到洗涤。

第三句“一峰是石高多少”,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同时也引发读者思考自然的伟大与神秘。而最后一句“到得峰头即到天”则是对人类攀登自然的渴望和对无垠天空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透过自然景观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近看青山却朗然:表达了近距离观察青山的清晰明亮,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直接体验。
  2. 更无半点雾和烟:强调了环境的纯净,没有任何污染,体现了自然的美好。
  3. 一峰是石高多少:通过提问引发思考,让人想象山的高度,暗示自然的伟大。
  4. 到得峰头即到天:最后一句揭示了人类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达了一种超越自然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雾和烟”、“峰头”和“到天”形成对照,加深了意境。
  • 比喻:将山峰与天相提并论,表现了山的高大与壮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类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壮丽,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雾和烟:象征着污染与纷扰,反衬出青山的清新与宁静。
  • 峰头: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伟大
    B. 人生的烦恼
    C. 社会的纷争
    D. 个人的情感

  2. “更无半点雾和烟”的意思是: A. 空气污染严重
    B. 自然环境清新
    C. 视野模糊
    D. 天气恶劣

  3. “到得峰头即到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绝望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畏惧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以山水为背景,体现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传 小阁留春 河传 醉倒 河传 赠歌童 河传 江望 河传  江上作 河传 咏隋堤 河传 河传令 河传令 河传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人缄口 非字旁的字 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残戮 捶骨沥髓 小字头的字 云泥之差 号唃大哭 韋字旁的字 成材 期岁 拔宅上升 羊字旁的字 千金敝帚 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