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3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33:15
泊平江百花洲
作者:杨万里〔宋代〕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的美好,然而我却因为行程的原因而无法尽情游玩。经历了半生的航行,我在三江五湖间划船,十年来四次停泊在百花洲。岸边的杨柳我都十分熟悉,眼前的云山让我感到无尽的留恋。不要怨恨孤舟无定的漂泊,因为我的身心本就是一只孤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百花洲”可能隐喻着美丽的自然和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乡村生活,富有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百花洲时,正值人生的一个阶段,常常引发对人生和漂泊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泊平江百花洲》是一首充满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作品。通过对苏州及百花洲的描绘,杨万里展示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诗中的“吴中好处是苏州”,开篇即表明了他对这座城市的赞美,而“却为王程得胜游”则道出了他因行程限制而无法尽情享受美景的无奈。接下来的“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从时间的维度反映了他丰富的航行经历,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珍惜与向往。
诗中“岸傍杨柳都相识”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杨柳象征着柔情与依恋,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而“眼底云山苦见留”则传达出一种无奈的留恋,似乎在暗示着他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最后一句“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则升华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漂泊命运的接受与理解,体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哲学。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游历的回顾与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反映出一种淡然与自我接受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吴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此身自是一孤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杨柳”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较,杨万里的诗更注重个人感情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展示了豪放与历史的结合。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