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09
旬月雨。归来不惯山路。泥深石滑复盘盘,引援失处。几回梦到故村边,却惊荒僻如故。雨初歇,山裹雾。湿云乍漏光缕。催收促种趁农时,正争日暮。几家蓑笠荷犁锄,偏多衰翁颓妪。早闻谷贱并重负。愧灯前新具鸡黍。父老一村重聚。感乡情往事宵深还诉。怕问来年还归否?
这是一首描写归乡情景的诗。诗中描绘了归乡后对故乡环境的陌生感,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无奈和思念。诗人回忆起故乡的山路因雨水而变得泥泞滑腻,走起来十分艰难,甚至在梦中也见到故乡,却发现一切仍然荒凉。雨停后,山间雾气缭绕,湿润的云间透出几缕阳光,农时已到,乡间的农民们急忙忙地收割和播种,正值黄昏时分。诗人注意到田间的农夫大多是年迈的老人,听闻谷物贬价,心中感到愧疚,想起自己灯下新做的鸡黍。村里的父老再次聚集,乡情和往事在夜深时分被诉说,但又不敢问来年是否还会归来。
蔡淑萍,现代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著称。她的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哲思。
这首诗作于作者回乡之际,反映了她对故乡的情感以及对乡村生活现状的关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许多诗人开始思考传统乡村的变迁,蔡淑萍的作品正是这一思潮的体现。
这首诗以“归乡”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旬月雨”引入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结合“归来不惯山路”的感受,表明了时光流逝带来的陌生感。接着,诗人用“泥深石滑”的描绘,传达出归乡路途的艰辛与不易,隐含着对故乡变化的无奈与失落。
“几回梦到故村边,却惊荒僻如故”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失落。梦中美好的故乡与现实中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描写了雨后山间的景象,传达出一种阴郁而又湿润的气氛,象征着乡村生活的艰辛。
在描绘农忙的场景时,诗人描写了“几家蓑笠荷犁锄,偏多衰翁颓妪”,通过对农村劳作的细致描写,体现出乡村的衰落与人们的无奈。谷贱的现实让诗人感到愧疚,而“愧灯前新具鸡黍”则反映了她对家庭与乡土的情感纠葛。
最后,诗人通过“怕问来年还归否”的提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尤为普遍。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令人感受到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乡村生活现实的思考,反映了现代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传统乡土的迷茫与无奈。
诗中“归来不惯山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雨初歇,山裹雾”中“裹”字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怕问来年还归否”,这是对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