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6:29
西河·金台怀古
作者: 李岳瑞 〔清代〕
神京路秋色苍然催起。
沧波残画霸台空,浑河寒水。
十三陵树夕阳多,觚棱翁仲斜倚。
御沟畔,摇万苇。
隐赈天街坊里。
昭阳日暮玉颜愁,乱鸦能记。
凤城楼阁五云飞,西山无恙浓翠。
对往迹何限幽思,况鲸潮东溟如沸。
且引浊醪沈醉。
洒新亭泪。
尽雄图谁是,俯仰千秋兴亡事。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京城路,苍茫的秋色使人感到萧瑟。波涛汹涌的河水衬托着空荡荡的霸台,寒冷的浑河水流淌着。夕阳映照下的十三陵树影摇曳,古老的石雕斜倚着。御沟边上,万千芦苇在风中摇曳。隐约可以听到天街坊里的乐声。日暮时分,昭阳的美人愁苦不已,连乱飞的乌鸦都能记住这份愁苦。凤城的楼阁在五云中飞舞,西山依旧苍翠,毫无损伤。对往昔的追忆无尽无休,尤其是那鲸潮般翻涌的东海。让我们一同举杯浊酒,沉醉其中,洒下新亭的泪水。究竟谁能领略这雄图伟业,俯仰之间已是千秋的兴亡事。
作者介绍:李岳瑞,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人情,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变迁之际。李岳瑞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往事的思念和对时代的感慨。
《西河·金台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共鸣的诗作。诗中描绘的秋色苍然,河水寒冷,展现了一个萧瑟的环境,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追忆。尤其是“昭阳日暮玉颜愁,乱鸦能记”一句,传达了美人因时光流逝而生的忧愁,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诗中的意象丰富,诸如“十三陵树夕阳多”、“凤城楼阁五云飞”等,既有具体的地理标志,也有抽象的情感寄托。这些意象交织成一幅历史长河中人事浮沉的画面。尤其是最后一句“俯仰千秋兴亡事”,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历史的兴衰无常,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仗工整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与表现力。李岳瑞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清代诗歌中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神京”是指哪个城市?
填空题:诗中“昭阳日暮玉颜愁,___能记”一句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鲸潮”是指平静的海浪。(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