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5:44
壶中天 鼻烟
作者: 邓潜 〔近代〕
一壶天窄,爱牙签小样,轻轻挑起。
不比石家干枣塞,不比药厨阿魏。
捣麝尘凝,蘸螺纹印,酥入头浆里。
兰熏异种,嗅来嫌带村气。
移自大小金花,蓝红双套,八宝前朝制。
洛下清吟间拥候,酸要儒生同味。
茜锦纫囊,荷钱贮碟,过饮还防嚏。
非烟暗笑,甚时偷取名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鼻烟”的嗜好。诗人用“壶中天”来形容鼻烟的容器,犹如一壶天地一般狭小,挑选鼻烟如同挑选牙签般细致。诗中提到的“石家干枣”和“药厨阿魏”则是对鼻烟的其他替代品的比较,暗示鼻烟的独特性。接着,诗人描述了捣制麝香的过程,将它融入头部的香气中,夸张了其芬芳。虽然兰香扑鼻,诗人却觉得带有乡村的气息,显得有些不屑。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不同颜色的鼻烟罐和它们的制作工艺,显示出对鼻烟文化的喜爱和推崇。最后,诗人提到使用鼻烟时的细腻与讲究,暗示了社交场合中对这种嗜好的态度。
作者介绍:邓潜是近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日常生活和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邓潜的诗风简练而富有情趣,常以物象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近代,那个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变革,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鼻烟作为一种新兴的嗜好,在文人圈中逐渐流行。
《壶中天 鼻烟》是一首描绘鼻烟文化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种嗜好与生活的细节紧密结合。诗中提到的各种香料与制作工艺,不仅展示了鼻烟的多样性,更是对当时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映。诗人在赞美鼻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土气息的不屑,反映出文人对身份与品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体现了邓潜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精致与讲究。通过对鼻烟的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个人的嗜好,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香气与风雅的追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鼻烟文化展开,表现出文人对生活细节的讲究与对雅趣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土气息的微妙反感,呈现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矛盾心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家干枣”是用来比喻什么?
“捣麝尘凝”中的“麝”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邓潜的《壶中天 鼻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对饮酒与生活的描绘,但邓潜更注重细节与文化,而李白则展示了一种浪漫与孤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