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8
立春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候管灰初动,条风已发春。
万灵归化育,一气验平均。
农事牛先示,人情蠖欲伸。
优哉汉疏广,樽酒过嘉辰。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气候变化和人们的活动。随着春天的到来,春风轻轻拂过,大地复苏,万物重新焕发生机。农民开始耕作,牛在田间忙碌,人人都感到春天的气息,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在这个时节,大家聚集在一起,畅饮美酒,共庆春天的到来。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山,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
《立春》创作于立春之际,正是农事开始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立春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立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来临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立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候管灰初动,条风已发春”,以春风的轻柔唤起了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希望的感觉。接下来的“万灵归化育,一气验平均”,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均衡,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在描写农事时,诗人用“牛先示”来传达春耕的开始,体现了农民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反映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而“人情蠖欲伸”则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心中充满期待,表达了人们在春天到来之际的欢欣与激动。
最后两句“优哉汉疏广,樽酒过嘉辰”则转向欢庆的场景,酒杯相碰,尽享春日的美好,体现出人们在春天团聚的愉悦心情,诗人用“优哉”一词,渗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浑然天成。
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为背景,融入了人情之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对春天最美好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描写立春的自然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候管灰初动”主要指什么?
A. 春风的吹起
B. 春天的到来
C. 冬天的结束
D. 秋天的来临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人情蠖欲伸”,表达了人们对__的渴望。
判断题:在诗中,牛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对/错)
范成大《立春》与孟浩然《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