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0:05
提刑察院王丈挽词
作者:范成大
谕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
云归双节后,雪白短檠前。
百世春秋传,一丘阳羡田。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
日者悲离索,公今又眇冥。
门人办韩集,子舍得韦经。
此去念筑室,空来闻过庭。
平生无路见,终古泣松铭。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丈的怀念,他在蜀地戍守三年,最终回到吴地,乘船万里归来。云在双节之后归去,雪白的短灯在前面闪烁。王丈的功绩在历史上将被传颂,阳羡的田地也在这里静静耕耘。生活如此短暂,何必再追求高位?日月交替,令人伤感的是离别,如今他已身处幽冥。门人正在整理韩愈的诗集,而您却已经无法再读韦应物的经文了。这次离去只会让我怀念过去,徒然来到这里听到过往的故事。平生无路可见,终究只能流泪铭记这松树。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谦,号梅溪,南宋诗人,著有《梅溪诗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此诗在王丈去世后写成,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王丈的追悼,还有对人生短暂、离别无常的深刻思考。
《提刑察院王丈挽词》是范成大的悼亡诗,采用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王丈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王丈的戍守经历,展现出他在蜀地的奉献,接着用“云归双节后,雪白短檠前”描绘了对往昔的缅怀。双节的意象象征团圆与思念,而短檠则暗示着孤独与哀愁。接下来的“百世春秋传”不仅肯定了王丈的业绩,也引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表达了诗人对浮华和名利的淡泊,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后半部分的“日者悲离索,公今又眇冥”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伤。诗末提到的“平生无路见,终古泣松铭”蕴含着对友人再也无法见面的无奈与哀痛,情感真挚而深沉。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王丈的追悼,也是对生命、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对王丈的追悼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关于《提刑察院王丈挽词》作者范成大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生活在唐代
B. 以抒情和叙事著称
C. 专注于军事诗歌
D. 诗歌风格沉闷
诗中“云归双节后”意指什么?
A. 雨水充足
B. 朋友团聚
C. 离别后的思念
D. 诗人创作灵感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到古代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共同关注,展现了古诗词中深厚的人文情怀。
以上内容为《提刑察院王丈挽词》的详细解析,帮助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