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8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在胡地的三月中旬,梨花刚刚开始开放。
我在老僧的邀请下用过饭,然后又上了夫人台。
悠扬的歌声在空中回荡,风吹动着琴弦。
我想要再倒一杯酒,仿佛又看到了山中的公子。
岑参,字与之,号捧心,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70年。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诗才著称,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任职于西北边疆期间,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登凉州尹台寺》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边塞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边疆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两句写胡地的春天,梨花的开放象征着新的开始,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因缘老僧的款待而上夫人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暖。
在“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中,诗人以音乐引入了自然的元素,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突出了春风中清唱的悠扬与琴声的动人。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仿佛在饮酒时回首过往,感慨万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岑参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体现了他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胡地”指的是哪个地区?
“因从老僧饭”中,诗人是因为什么而上了夫人台?
诗中“清唱云不去”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