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4-26 14:46:35

诗句

方人也实施字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

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

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

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

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

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

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35

诗词名称: 水调歌头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描绘了东山的美景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词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谢安,寓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游的理想与追求。


注释:

  • 字词注释:
    • 水调: 一种调子,常用于词作,表示情感的流动。
    • 倦台: 疲倦的台子,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笳鼓: 指乐器,象征着欢乐的场景。
  • 典故解析:
    • 东山再起: 典出谢安,意指重新振作、恢复旧日的荣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家,代表了豪放派词人的风格。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乱,作品中常常融入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写于词人中年时期,正值南宋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辛弃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交织在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词中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浓郁的情感交织而成,展示了词人高远的志向与对朋友的怀念。诗中的“东山风月”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象征着词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辛弃疾在词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云影”、“金印沙堤”等,传达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感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方人也实施字相公倦台鼎: 描述词人对生活的感慨。
  2. 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表达了对东山美景的向往。
  3. 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 询问东山的风景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4. 留得谢公不: 以谢公自比,表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 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东山”比作理想的象征。
  • 拟人: “云影自悠悠”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句式整齐,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思念,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 理想与归宿。
  • 笳鼓: 代表欢乐与生活的美好。
  • 云影: 象征宁静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国家的忧虑
    • B. 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渴望
  2. 词中提到的“东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归宿
    • C. 朋友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但辛弃疾更注重对历史背景的反思,而苏轼则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初春寒甚有作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四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 减字木兰花 远眺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蓬莱三岛 减字木兰花 悼子苾 减字木兰花 黄山夜宿北海 减字木兰花 马六甲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成年古代 瞰亡往拜 守财奴 状语 士字旁的字 义形于色 陈耕 通同作弊 病字头的字 毛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青煤 咎证 包含懑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而今而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