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25
哭㔶十五章 其十一
足音答答来,多在雪楼下。
尚忆附爷耳,指问壁间画。
全诗翻译:
脚步声轻轻响起,常常在雪楼下。
依然记得跟随在爷爷身边,指着墙上的画询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尚忆附爷耳”中的“爷”可能是指祖父,表达了对长辈的怀念与依恋。在古代,长辈常常是知识的传承者,孩子们对他们的依赖和尊重是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创作了大量的词作,以豪放和婉约兼具的风格闻名。辛弃疾的词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以及个人的情感挣扎。
创作背景:
《哭㔶》一诗是辛弃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亲人的哀痛。诗中通过脚步声和与爷爷的回忆,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伤。开头的“足音答答来,多在雪楼下”,通过“答答”这一声响,营造出一种轻快却又略显孤寂的氛围。雪楼象征着寒冷与孤独,脚步声在这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在追忆过去那些温暖的瞬间。接着,“尚忆附爷耳”一句,表达了对爷爷深厚的情感,爷爷的教导和陪伴宛如一幅幅画面,刻在心中,永难忘怀。诗的最后一句“指问壁间画”则隐含了一种对美好回忆的渴望,墙上的画不仅仅是图案,更是与爷爷共同度过的时光的象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对于逝去岁月的思考,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辛弃疾的丰富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对亲情的思念,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往的留恋。诗中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足音答答来”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场
B. 清冷的雪楼
C. 繁华的街道
答案:B
“尚忆附爷耳”中“爷”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祖父
C. 弟弟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壁间画”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美好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实的困境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