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6:56
青玉案
作者:晁补之 〔宋代〕
三年宋玉墙东畔。
怪相见常低面。
一曲文君芳心乱。
匆匆依旧吹散,
月淡梨花馆。
秋娘苦妒浮金盏。
漏些子堪猜是娇盼。
归去相思肠应断。
五更无寐,
一怀好事,
依旧蓝桥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和对美好爱情的追忆。在宋玉的墙边,三年过去了,我却总是低着头,见面时感觉很奇怪。一曲动人的曲子让文君的芳心乱了。匆匆时光仍旧像那吹散的花瓣,月光淡淡洒在梨花馆中。秋娘妒忌那浮金盏中的美酒,漏出的时间点滴,恰似她娇媚的眼神。归去时相思的心肠应该是断裂的。五更无眠,心中满怀美好的愿望,却依然遥不可及的蓝桥在远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明,号湛然,宋代著名词人,因其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而受到后世的赞誉。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爱情、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在政治、个人情感上经历了诸多波折,因而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往事的追忆。
《青玉案》是一首充满了情感和细腻描写的词作,晁补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将个人的思绪与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开篇以“三年宋玉墙东畔”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情境中,宋玉的形象不仅是古代的文学象征,也代表着一种诗人对过往美好的追忆。整首词在描绘情感的细腻之处,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月淡梨花馆”与“秋娘苦妒浮金盏”,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尤其是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与现实中的无奈,令人深思。晁补之以其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词句,将爱情的脆弱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词在抒情中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过往爱情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孤独、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爱情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年宋玉墙东畔”中的“墙东”指的是什么?
A. 墙的另一边
B. 墙的东边
C. 墙的西边
D. 墙的南边
“文君芳心乱”中的“文君”指的是谁?
A. 一位才女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画家
“五更无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放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晁补之的《青玉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晁补之更注重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与对生活的感悟。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青玉案》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