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时间: 2025-05-01 06:17:52

诗句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

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

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

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

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支。

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

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7:52

原文展示: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
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
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
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
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支。
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
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白话文翻译:

朱红的大门紧闭,春风轻轻吹拂,却又无情地让人欲飞。
心如断肠的雪,轻轻地撩动人衣。
今天早上细雨轻飘,谁家东边的馆子和西边的池塘呢?
算了吧,不如像桃花含苞待放,等着郎君的归来。
还记得在章台的往事,分离后即使是青葱岁月,也像以前一样垂柳依依。
灞岸上走过的人有多少,竟然折断了柔嫩的柳枝。
如今恨透了啼哭的露水叶,香街上被抛弃的又是谁呢?
又何必妒忌那郎君夸耀春草,步步相随。

注释:

  • 朱门: 指红色的大门,多为富贵人家。
  • 春风: 春天的风,象征着生机与温暖。
  • 断肠: 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割。
  • 章台: 指古代妓女出入的场所,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怀念。
  • 灞岸: 指灞河岸边,常用作诗词中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5-1125),字允和,号白云山人,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因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是晁补之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写的词,表达了对旧日情感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词中透出浓厚的离愁别绪,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本词通过描绘春风、细雨、桃花等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归郎君的思念。开头即以“朱门深掩”引入,暗示了封闭与孤独的环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情的压迫感。接下来“断肠如雪”一语,形象地传达了内心的痛苦与失落。在“朝来半和细雨”中,细雨的描写增添了词的柔情,同时又与“向谁家东馆西池”形成了对比,暗示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词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不乏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晁补之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门深掩: 朱红的大门紧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 春风轻拂,但无情的环境让人无法自由飞翔,暗示内心的压抑。
  • 断肠如雪: 形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雪的洁白与伤痛形成鲜明对比。
  • 撩乱去点人衣: 细雨洒落在衣服上,带来细腻的感受。
  • 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 描述细雨与环境,流露出对归属的渴望。
  • 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期待着郎君的归来,桃花的比喻寓意爱情的期待。
  • 还记章台往事: 对往事的怀念,章台代表着旧日情感。
  • 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 别后仍然对旧情挂念,青葱岁月如旧。
  • 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支: 形容行人众多,柔嫩的柳枝被折断,带出一种伤感。
  • 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 对现实的无奈与恨意,抛弃的香街令人伤感。
  • 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怀疑郎君与春草的关系,表现出对爱情的嫉妒。

修辞手法:

  • 比喻: “断肠如雪”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
  • 拟人: “春风无情”,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东馆西池”形成对比,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失去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门: 代表富贵与孤独。
  • 春风: 象征生机与希望。
  • 桃花: 寓意爱情的期待。
  • 细雨: 传达柔情与伤感。
  • 章台: 代表回忆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门深掩”中的“朱门”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大门
    B. 绿色的门
    C. 古老的门
    D. 现代的门

  2. “断肠如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伤心
    C. 愤怒
    D. 疲惫

  3. 诗中提到的“桃含红蕊”象征着什么? A. 期待的爱情
    B. 失去的情感
    C. 春天的到来
    D. 友谊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李清照: 两者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考,但李清照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邃。
  • 晁补之与苏轼: 苏轼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对人生的哲思,而晁补之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采桑子 正咏秋海棠,表妹张夫人适以此花见赠,更成一词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题逸兄补写五十三龄小像 采桑子·秋来更觉消魂苦 采桑子 其三 春窗寒雨 采桑子 题看云觅句图 采桑子 其二 闰中秋即事 采桑子 其二 牛车上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絶峯 因树为屋 积玉堆金 致命一餐 声振林木 淫开头的成语 贝错 空天 见字旁的字 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下人 包含兼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兔死犬饥 单人旁的字 京辇之下 口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