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夏即事十二解

《初夏即事十二解》

时间: 2025-04-26 03:09:04

诗句

玉磬金锺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

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4

原文展示:

玉磬金锺天半鸣,
梦中惊我起来听。
万松花上三更雨,
政事堂中有此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分的景象。半夜时分,天上响起了玉磬和金钟的声音,惊醒了我,让我从梦中苏醒。夜里三点,万松树上正在下雨,政事堂中也传来了这种声音。

注释:

  • 玉磬:一种用玉石制成的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 金锺:用金属制成的钟,声音洪亮。
  • 天半鸣:指夜晚的声音,天空中传来的钟声。
  • 万松:指成片的松树,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花上三更雨:在夜深时分,雨水落在花朵上,描绘了细腻的雨景。
  • 政事堂:指官府或朝廷,暗示着政治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浙江余姚人,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夏时节,可能是在诗人某次夜晚的静谧中,听到外界的声音而感发。通过描绘夜雨与钟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以及对政治事务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初夏即事十二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诗,展现了初夏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通过“玉磬金锺天半鸣”一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钟声与磬声在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仿佛将人从梦境中唤醒。这种声音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音响的捕捉,也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梦幻而清新的基调。

接下来,诗人写道“万松花上三更雨”,将视线转向自然界,描绘了雨水洒落在松树与花朵上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雨水的滋润使得初夏的景色更加生动,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最后一句“政事堂中有此声”,则将诗的意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的关注。政事堂中传来的声音,似乎与自然的声音形成了对比,暗示了人间事务的复杂与纷扰。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对政治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情景交融,意象丰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初夏时节的一个美好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磬金锺天半鸣:夜空中响起的玉磬与金钟声,传达出一种清幽的夜晚气氛。
  2. 梦中惊我起来听:梦中被声音惊醒,体现了诗人对声音的敏感与对环境的关注。
  3. 万松花上三更雨:描绘了夜深时分雨水滋润万松与花朵的情景,生动而细腻。
  4. 政事堂中有此声:将自然与人事相联系,表明政治与自然的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声比作自然的声音,增强了意象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事务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磬:象征着清雅与高贵。
  • 金锺:代表着权力与庄重。
  • 万松:象征着生命力与坚韧。
  • 三更雨:暗示宁静与安详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琴和笛
    B. 玉磬和金锺
    C. 器乐和鼓

  2.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政事堂”是指什么? A. 书房
    B. 学校
    C. 官府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田园生活的诗作。
  2.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心境的名篇。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初夏即事十二解》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政治的关系,而后者则更强调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1. 《杨万里诗集》
  2. 《宋代诗词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沧浪亭 有以渔舟唱晚作图命题拟试者因戏成三首 其三 句 其二 潇湘八景 其四 江天暮雪 有怀袁季源 太乙西宫 感村晚泊有怀 婕妤怨 早梅叹 登垂虹亭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暮角 求志达道 专擅跋扈 志同道合 公餸 覆瓿之用 各言其志 韦字旁的字 拘结尾的成语 渰溺 到来 冥昭瞢暗 风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