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39
惠山云开复合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二年常州不识山,
惠山一见开心颜。
只嫌雨里不子细,
髣佛隔帘青玉鬟。
天风忽吹白云坼,
翡翠屏开倚南极。
政缘一雨染山色,
未必雨前如此碧。
看山未了云复还,
云与诗人偏作难。
我船自向苏州去,
白云稳向山头住。
我在常州两年都没有见到山,今天第一次见到惠山,心里非常高兴。只觉得雨中看不太仔细,仿佛隔着帘子的青玉鬟一样。忽然天风一吹,白云分开,像翡翠屏风一样靠在南极。因为一场雨,山的颜色被染得更加鲜艳,未必在雨前的颜色就如此青碧。看山的兴致还没结束,云又回来了,云和我这个诗人偏要作对。我乘船向苏州去,白云却稳稳地停在山头。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晚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尤其擅长山水诗。
此诗写于作者在常州居住期间,因常州周围的山水景色不如惠山美丽,特意表达了对惠山的向往与喜爱。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惠山云开复合》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通过对惠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二年常州不识山”引入,表明自己在常州生活了两年,却没有机会看到山,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渴望与留恋。接着,诗人首次见到惠山,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使用“开心颜”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简单而真切。
诗中提到“只嫌雨里不子细”,则透露出诗人在雨中观山的细节未能尽览,仿佛如隔帘看人,形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随后“天风忽吹白云坼”,借助自然现象展现出山景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动感。诗人将山的颜色与雨后染色的比喻,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结尾部分“我船自向苏州去,白云稳向山头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留恋。诗人虽然要离开,但那白云似乎依旧留在山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不舍。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构成了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惠山的描绘,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与思考。
诗人生活在哪个地方时写的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美丽山是哪个山?
诗中用什么比喻形容看山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