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13
作者: 文丙 〔唐代〕
万物承春各斗奇,百花分贵近亭池。
开时若也姮娥见,落日那堪公子知。
诗客筵中金盏满,美人头上玉钗垂。
不同寒菊舒重九,只拟清香泛酒卮。
万物在春天都在争奇斗艳,百花在亭子和池塘附近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盛开时,仿佛连嫦娥都想来观赏,落日时分,又怎能让公子们知道它的存在呢?
在诗人的宴席上,金杯满溢,美人头上的玉钗轻轻垂落。
与寒菊不同,即使在重阳节的九月,也只想让清香飘散在酒杯之中。
作者介绍: 文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俗而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诗歌成为交流感情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诗中通过对春天万物复苏和百花争艳的描绘,表现了牡丹的独特美丽和高贵。作者巧妙地将牡丹与嫦娥相提并论,突显其美丽与高雅,强调了牡丹在花中之王的地位。诗中提到的“金盏满”和“玉钗垂”,则描绘了盛宴的华丽与欢愉,暗示了文人墨客对于花卉的热爱和与美人共饮的情景,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
同时,诗人通过“不同寒菊”的对比,表达了对牡丹清香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酒卮,象征着诗人与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生活的乐趣,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中美好情感的珍视,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花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寒菊”主要象征: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
答案: 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