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溪至新田四首

《小溪至新田四首》

时间: 2025-04-27 11:48:16

诗句

脱云解事忽离披,放出千峰特地奇。

欲拣一峰谁子是,总如笔未退尖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8:16

小溪至新田四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脱云解事忽离披,
放出千峰特地奇。
欲拣一峰谁子是,总如笔未退尖时。

白话文翻译:

云雾散去,忽然间山间的景物变得清晰可见,千峰竞相展示出其独特的风姿。想要挑选出一座山峰来,究竟哪一座才是呢?就像是笔尖还未离开纸面时的那种犹豫与迷惘。

注释:

  • 脱云:指云雾散去。
  • 解事:事情变得清晰。
  • 放出:展示出来。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特地奇:特别奇特。
  • 欲拣:想要挑选。
  • 谁子:哪一座。
  • 笔未退尖时:比喻尚未定夺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千峰”与“笔未退尖”可以理解为自然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暗示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犹如书写灵感的涌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小溪至新田四首》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清幽与奇特。诗的开头“脱云解事忽离披”,描绘了云雾散去后的瞬间,给人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着“放出千峰特地奇”,表现出山峰的独特之美,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最后一句“欲拣一峰谁子是”,则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正如创作时的犹豫和选择。整首诗在简约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脱云解事忽离披:云雾散去,景物随之清晰可见。
  2. 放出千峰特地奇:千山万水展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
  3. 欲拣一峰谁子是:想要挑选其中一座山峰,究竟哪一座最为出众?
  4. 总如笔未退尖时:这一过程如同写作时,笔尖尚未离开纸面,犹豫不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笔未退尖时”比喻创作时的犹豫状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放出千峰”的表述赋予山峰以生命,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幻与不定,代表了自然的神秘。
  • :象征着高耸与坚毅,代表了自然的伟岸与雄壮。
  • :象征着创作与灵感,反映了诗人的艺术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脱云解事”中的“解事”意为: A. 解决问题
    B. 变得清晰
    C. 离开事情

  2.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厌恶
    B. 崇敬与热爱
    C.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千峰”指的是: A. 很多座山
    B. 一座山
    C. 一个山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壮丽的情感,但其强调的视野与气势有所不同;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细腻与个性化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 残梦 北窗 小酌 秋夜 客去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老去 感事六言八首 其二 初寒独居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顶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包含觇的词语有哪些 气泡 算术 流泉 三军暴骨 格古通今 笃近举远 废食忘寝 条支 祸枣灾梨 口字旁的字 引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