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31:58
鸿沟秪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锤。
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
兵火荒余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鸿沟的道路上,壮志雄心的英雄有千千万;而云梦湖畔,英勇的武士功名又能消逝多少呢?
为了天下的鼎而九死一生,难道一生就该背负着家中的锤子吗?
自古以来,犬死后无盖可盖,今后即使禽鸟空无,悔恨又能如何呢?
战火过后,留下的已不是旧庙,只有那三间破屋和两株松树。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富有乡土气息。
这首诗写于韩信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英雄的命运与个人的责任。
杨万里的《过淮阴县题韩信庙》是一首深刻的抒情诗,蕴含了对历史英雄韩信的崇敬与对英雄命运的反思。诗的开头以“鸿沟秪道万夫雄”点明了历史中无数英雄的壮志,接着用“云梦何销武士功”表达了对英雄功名消逝的惋惜。诗中通过“九死不分天下鼎”描绘了英雄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牺牲,展现了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语言转向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提到“古来犬毙愁无盖”,表现出英雄的最终孤独与遗忘,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最后,诗的结尾“兵火荒余非旧庙”则让人意识到历史的变迁,英雄的庙宇已不再辉煌,显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苍凉感。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命运的无奈,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英雄的荣耀与悲剧,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常与社会的冷漠。
选择题:诗中“云梦”代表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死不分天下鼎”表达了对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中“犬毙愁无盖”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无奈与惋惜。(对/错)
这些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